據中國駐舊金山、紐約總領館前商務參贊何偉文介紹,沃爾瑪一開始進入中國時,把自己定位在高端市場,采用會員制的形式。消費者去山姆會員俱樂部購物,要先支付1500元的年費,這就把大批喜歡去不同超市零星購物的消費者擋在了門外。后來興建的沃爾瑪超市比家樂福晚了一步,在價格上又沒有體現出太大的優勢,在高度分化的中國市場上并沒有勝過華聯、物美、超市發等眾多實力強大的本土零售商。
另外,中國人的購物習慣也影響著沃爾瑪的銷售額。在中國,城市居民平時經常去超市,每次的購物量卻不大,不像美國人那樣一周開車去一次超市,買回全家一個星期的食品和日用品。據統計,中國消費者在沃爾瑪購物一次平均消費4美元,遠遠低于美國人均20美元的消費水平。針對這些情況,沃爾瑪近年來已逐步做出了調整,如今的大舉擴張就是調整的結果之一。
收購中國超市是沃爾瑪全球發展前景的戰略性舉動
《紐約時報》評論指出,這次收購不僅標志著沃爾瑪在中國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而且也是關系到沃爾瑪全球發展前景的戰略性舉動。近年來,沃爾瑪在美國本土的銷售增長勢頭開始放緩。今年9月,沃爾瑪的本土銷售額僅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9%,開始在業績上表現出落后于主要競爭對手的趨勢。越來越多以農業為主的小鎮也開始因交通堵塞、當地小商店被擠垮、新工作工資待遇低等原因,強烈抵制沃爾瑪在當地開設新店。
從以往情況來看,海外市場的表現不如本土市場。除美國外,沃爾瑪在14個國家擁有店鋪,而每年640億美元的海外銷售額卻只占其銷售總額的20%。從今年年初開始,由于沒能適應部分國家的商業和消費文化,沃爾瑪的國際市場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在德國,它遭遇了嚴格的工會和勞工限制;在韓國,它一直沒能成功地迎合當地人的口味,不得不于今年退出了兩國市場。盡管如此,受到國內市場萎縮的影響,沃爾瑪還是把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國際市場,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的海外銷售,表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今年9月海外銷售額同比增長32%。
20年后,中國業務可能趕上美國本土
《紐約時報》的報道稱,在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的進程中,沃爾瑪面臨的一個關鍵性挑戰就是能否搭建一個足夠廣闊的銷售網絡,把價格降到最低,從而在與當地連鎖超市的競爭中形成優勢。專家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沃爾瑪為什么對它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表現出了如此濃厚的興趣。
“全世界只有中國一個國家能讓沃爾瑪取得和美國本土一樣驕人的銷售業績。”德意志銀行證券公司分析師德萊爾這樣說。隨著城市中產階級占中國總人口比例的不斷提高,沃爾瑪在中國的目標消費人群也在不斷擴大。
對于自己在中國的雄心壯志,沃爾瑪從不掩飾。公司高層表示,20年后,它在中國的業務可能會趕上美國本土。今年3月,公司宣布計劃在未來5年中雇用15萬名中國員工,這將是它在華現有員工總數的5倍。據悉,它打算今年年內在中國再開20家連鎖店。德萊爾表示,未來幾年內,沃爾瑪將在中國急劇擴張。他預測,2010年以前,沃爾瑪還會在中國再開400家商店。美國媒體分析認為,沃爾瑪大舉進軍中國將引發外國零售商對中國市場的新一輪爭奪。
與此同時,沃爾瑪在中國的采購額也將迅速增長。中華美國學會常務理事周世儉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已成為沃爾瑪在全球最大的采購市場。”據業內人士介紹,在所有外國零售商在中國開設的連鎖店中,有95%的產品都是中國制造的。對此,周世儉表示,“現在,中國政府和連鎖超市的經營者并不害怕沃爾瑪這類零售業巨頭的到來,因為它們對中國的零售市場談不上沖擊,反而會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幫助我們改造現有的商業系統。”(記者楊逍 江雪晴)
一直處在標售傳聞中的中國連鎖超市好又多終于覓到新東家。據外電報道,沃爾瑪連鎖公司同意出資約10億美元收購好又多。
這是全球排名第一位的零售巨頭沃爾瑪首次在中國展開并購。如果并購成功,沃爾瑪將憑借其在中國市場的超市網點數量超越其最強勁的競爭對手——法國家樂福,一躍成為在中國最大的食品和百貨供應商。
來源:環球時報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