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逼近要約價 “保衛戰”今日打響
在公告承認了公司隱瞞退貨承諾后,雙匯發展昨日復牌,盤中一度跌停最終收跌6.96%。有消息稱,雙匯發展此前承諾若經銷商在5月前未銷售完的雙匯產品,可以無條件退貨,且退貨產品損失不用經銷商承擔,因此導致了雙匯的發貨量與回款金額大幅提高。
雙匯承認制定了新退貨政策
“雙匯集團及公司正在積極采取措施,產品已陸續上架銷售,市場向好,企業生產穩定,銷售規模逐步提高。”在19日的公告中,雙匯發展稱,如果以今年3月份上半月的平均量計算,公司鮮凍品已恢復至89%;肉制品的日發貨量已恢復至71%。
但有報道稱,雙匯產品上架并不如描述得那么樂觀,雙匯發展在公告中隱瞞了公司制定了新的退貨政策。
在公司23日最新發布的公告中,雙匯發展承認制定了新的退貨政策。雙匯發展稱,在“瘦肉精”事件發生后,公司承諾涉及今年5月1日前生產的過期滯銷品,不論是否過期,退貨后造成的損失均由雙匯發展按100%承擔,而此前的承擔比例為50%。而涉及到批量質量問題、新產品、生產責任三類滯銷品的退貨政策,雙匯承擔100%則“沒有變化”。
業內人士認為,正是由于制定了新的“經銷商不承擔任何風險”的政策,使得經銷商不考慮雙匯產品的實際銷量進行鋪貨,這導致了發貨量和回款金額出現大幅上升。
但雙匯發展有關人士表示,在一定時間段內允許經銷商100%退貨是原有銷售政策的補充和延續,其他企業也有類似的做法,認為雙匯隱瞞重要情況的指責并不準確。
今日拉響56元“保衛戰”
股價剛在21日企穩的雙匯發展昨日復牌,開盤繼續大幅下挫并一度報于跌停板,創下了56.61元的新低。
自從3月15日被爆出“瘦肉精”事件以來,雙匯發展的總市值在5個交易日里已縮水了170億元。不僅如此,重倉雙匯發展的164只基金也累計損失了6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雙匯發展離其56元的要約收購價僅一步之遙。
去年11月,雙匯發展公布了資產重組方案,將雙匯集團旗下的屠宰、肉類加工資產整體注入上市公司,資產總額達339.4億元,增發價格為每股50.94元。同時,由于雙匯集團員工持股的興泰集團將成為雙匯發展的實際控制人,雙匯發展將履行要約收購義務,要約收購價為56元/股。
早報記者王力凝
觀點>>>
雙匯發展未見止跌跡象
國金證券投資顧問毛銳認為,目前雙匯發展已調整得較為到位,而且預計公司的重組方案不會發生變化,所以56元的要約收購價依然是其股價的支撐點。
“預計雙匯發展的股價走勢將和伊利股份差不多。”毛銳表示,長期來看,在“瘦肉精”風波過去之后,公司能夠完善經營、提升產品質量的背景下,后期股價依然有大幅反彈的可能。
聯訊證券分析師則表達了不同的觀點。“整體來看,雙匯發展股價目前還沒有止跌跡象,而且‘瘦肉精’事件對其影響還沒有消除,所以很難說雙匯發展結束調整。”他表示,連續2個交易日都是巨量成交,說明基金也出現了很明顯的分歧,資金凈流出量也說明大量基金在出貨。“接盤的資金更多的是游資和中小散戶,那么雙匯發展短期仍不會有太大行情。”該分析師表示,后期雙匯發展最多出現反彈,但反彈時機很難把握,而且反彈空間也有限。所以,雙匯發展短期能否守住56元的要約收購價,依然不好評價。
鏈接>>>
48只基金一季度重倉雙匯
“丑媳婦總要見公婆”,24日,基金一季報已悉數披露完畢,隨著各項數據的公開,重倉雙匯發展的基金“中毒”情況也終于真相大白。據統計,至今年一季度末,共有48只基金重倉持有雙匯發展,總計超過1億股。
來源:四川在線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