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11年高考拉開大幕,我省514338名考生步入高考考場應戰。從成都市區多個考點的學生反映來看,今年語文高考題考生普遍反映“比較簡單”、作文“好寫”,數學題總體相對去年而言也更簡單,但運算量大,題目中含有“陷阱”。在老師的眼里,昨日進行的科目總體難易程度如何?為此,早報記者走訪了省內中學名師。
科目·語文
考生反映>>>
現代文閱讀問得很抽象
上午11時30分,高考語文考試結束,考生們帶著微笑,邁著輕快的步伐走出石室中學考場,與在外面苦苦守候2個小時的家長熱情擁抱。大部分考生覺得今年的語文考試大部分題中規中矩、難度適中,做起來得心應手,命題作文《總有一種期待》也很好寫。但現代文閱讀卻難住了一部分同學:“現代文閱讀題目問得很抽象,不曉得該咋個答!”
現代文閱讀選擇的是宗璞的散文《銹損了的鐵鈴鐺》,考生反映,散文的閱讀難度本來就大,理解上也存在困難,而后面的答題又偏偏考對關鍵意象、句子的分析理解。
鄧文光﹙四川省特級教師、成都市樹德中學高級教師﹚
名師點評>>>
“文味”更濃作文重語言表達
今年高考語文試題整體講,選擇題難度不高,主觀試題難度略大。整套試題能力要求較高,可以說深者得其深,淺者得其淺,要憑瞎蒙獲得高分是不容易的。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語文試題“文味”更濃。比如文言文閱讀材料選自元人筆記《南村輟耕錄》,人物故事和文字敘述都值得“玩味”。詩歌鑒賞中的“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富有意境?,F代文學作品是散文名家宗璞的《銹損了的鐵鈴鐺》,該作品多處以兒童的視角觀察世界,容易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藝術性較強,學生能獲得審美愉悅。
今年語文試題彌漫著濃烈的時代氣息,它能引領學生關注時代熱點、時事新聞。比如病句辨析題涉及到我國“第8顆北斗導航衛星的發射”;《古氣候研究敲響氣候變暖警鐘》涉及當今世界共同關注的氣候變暖話題;壓縮語段試題選自清華百年校慶,這些都緊扣時代脈絡,有鮮活的時代氣息。
本套試題貼近學生,學生對很多試題材料及題目都有一種親切感,語言表達題涉及到中學語文教材中的一個著名作家史鐵生。這些能引導學生關注平時語文學習,有利于中學的語文教學,算是本次試題一大亮點。
今年的作文題目《總有一種期待》難度比較合理,沒有陷阱,立意也很明白。其考查重心不是審題,而是立意和語言表達方面的能力,要得高分,則需要在語言上有比較突出的能力,這不是泛論人生理想或套用古今中外名人的事例就可以敷衍成文的,寫好了,就一定能散發出語言的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