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點左右
擺放交通提示牌和錐形筒
臨近10點的封閉時間,路橋公司工作人員開始在施工路段擺放交通提示牌和錐形筒。
在羊犀立交,錐形筒從上橋處開始擺放,首先占用了最左側一條車道。到立交橋最高處,錐形筒占據的車道變為了兩條。直到下橋車道與主輔道連接處,錐形筒又占據了一條車道。至此,與三環路輔道相連的車道,僅剩下一條。而三環路主道,則完全被錐形筒擋住,車輛無法駛入。
“這種封閉方式,叫做逐次分流。”成都市交管局科規處一位負責人介紹,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在下橋處直接封閉主道,車輛將匯集在下橋處的輔道入口,形成擁堵?!巴ㄟ^逐漸限道的方式,讓車輛有序進入輔道,避免了堵車的情況。”
而在龍潭立交,錐形筒在下橋處呈扇形延展,從一條車道覆蓋整個主車道,晚上10點45分,主道完全封閉,一輛車牌為渝A21425的大貨車成為最后一輛擠進主車道的車子。
23點過
等待進入輔道的汽車開始排隊
晚上11點過,在三環路主道封閉20分鐘后,外側通行車輛,開始減少。“成南立交至羊犀立交沿途的車道封閉,使得三環路北段的車輛越來越少,最終整個主道將清空。”科規處負責人稱。
此時,從羊犀立交內側下橋的車輛,則出現了排隊的跡象。等待進入輔道的汽車,一度排行到了上橋處。
“我以為從12點才開始封路?!币惠v銀色豐田轎車車主稱,自己平時也走這條路回家,而在主道封路且輔道單雙號限行后,會重新選擇行車路線。
“真正的考驗,是在限行后的頭3天?!背啥际薪还芫置窬榻B,由于市民還需要對新的行車路線進行熟悉,加上頭3天都是正常工作日,交通管控區域周邊的車流量會很大。
來源:華西都市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