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發展,跨越。成都汽車產業加速壯大,其前進的速度領先國內。
沃爾沃落戶成都,就是最強有力的證明。今年2月25日,沃爾沃汽車公司在北京召開中國戰略新聞發布會,宣布沃爾沃的首個中國新家將落戶成都,建設沃爾沃乘用車“一整車、兩主機、三中心”項目,包括一個整車廠、一個發動機和一個變速器廠,以及與業務發展相匹配的沃爾沃研究中心、沃爾沃中國西部零部件采購中心和沃爾沃西部銷售中心。明年下半年,將在成都經開區生產出第一款“中國造”沃爾沃轎車。到2013年,成都將產出10萬輛沃爾沃汽車。
“沃爾沃落戶成都,是產業招商和專業招商模式的勝出。”相對資本實力強大的沿海“第一梯隊”城市,成都在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中,實行“一區一主業”的產業集群引資模式,使其在產業功能區布局上有充分的資源提供配套基礎,并實現土地、勞動力等企業生產要素的充分保障。“被確定為戰略功能區的地區,只要符合定位的重大項目,便能馬上入駐,而與此無關的項目要全部進行流轉。”成都市經信委主任何禮介紹說,最大限度地優化產業集群發展的環境,一舉解決了沃爾沃這樣的投資商最為看重的產業配套、土地和勞動力供應以及市場消費容量等核心需求。
基于“一區一主業”原則,經開區是成都確定的汽車和工程機械產業發展基地,也是成都汽車產業綜合功能區的核心承載區域。具有“勞動力充足且低成本”、“貼近市場”和“零部件配套成熟”三大優勢,成都這個汽車產業發展高地,對任何投資者來說,如此產業配套資源的設計都是莫大的誘惑。
同時,企業進來后,將享受到我市和經開區提供的全方位服務。經開區實行準軍事化辦事決策體系和五星級服務體系,讓每一位來投資興業的客商都充分感受到“只找一個人、不繳一分錢、辦好一切手續”的投資服務環境。
成鏈發展的聚集效應
2010年,成都汽車產業綜合功能區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700億元,工業增加值207億元,分別增長40%、31.5%;完成工業投資128億元;汽車產業(含工程機械)實現整車(機)總量10萬輛,銷售收入443億元,增加值91億元,利稅40億元,分別增長75%、54%、50%,主導產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比為44%,全面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神鋼集團和四川一汽豐田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成都經開區被列入“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功能區國內外影響力不斷提升。
作為成都汽車產業綜合功能區的核心承載區域,成都經開區“九車七機”的整車(機)產業體系的形成,以及180余家汽車核心零部件配套企業的跟進落戶,勾勒出成都國際汽車城的骨架,為建設中國現代汽車產業新高地奠定了堅實基礎。眾多重大配套項目以及物流等配套產業的快速落戶,則為整個成都汽車產業的發展構筑了驅動的血液!
按照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歷史定位和長遠目標,成都汽車產業綜合功能區以構建“西部第一、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成都國際汽車城為目標,在進一步優化規劃、產城科學合理布局的基礎上,一方面毫不松懈地推進汽車制造產業加快發展,另一方面著眼長遠,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和汽車研發、貿易、博覽等產業高端以及相關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發展。
“從一開始,成都經開區定位就明確了汽車產業發展要在不斷鞏固和壯大汽車制造業的基礎上,做大做強汽車產業上下游產業鏈。以汽車產業為主導,規劃了汽車制造、汽車配套、汽車貿易三大千億產業,并在空間上布局制造、貿易、娛樂互動發展的格局。”成都經開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李樺這樣介紹整個區域汽車產業發展的思路。
比如,在汽車運動娛樂方面,將加快建設國際賽車場,高水平舉辦國際汽車精英賽等重大賽事,培育發展汽車賽事運動產業。2010年起,每年舉辦中國?成都國際汽車精英賽和成都國際汽車節,打造屬于成都的國際汽車賽事品牌,培育永不落幕的汽車文化娛樂節日。
比如,中國成都國際汽車博覽新城項目將是按照“頂層設計、系統規劃、逐步實施、分步到位”方式,打造以新車銷售、二手車交易及后市場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汽車產業集群,最終建成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集汽車博覽、貿易、汽車后市場服務于一體的世界現代汽車博覽新城。
而此前布局在龍泉驛區西河片區的中信全球汽車創意網絡中心、“吉利汽車超市”城市綜合體等重大項目,正在大力推進。由近50家高端整車4S店及商務會所構成的中外名車4S走廊正在成洛路沿線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