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房價
均價8650元/平方米漲勢平緩
2010年,雖市場遇冷,但開發商“不差錢”,仍選擇硬扛,市場成交均價振蕩上揚。截至12月,累計漲幅達到12.7%。進入2011年,成都房價一路走高,一度站上了9000元/平方米的高位。調控政策似乎對高端項目有所影響,剛需樓盤價格仍然堅挺。2011年上半年,成都商品住宅均價為8650元/平方米,同比上漲24.2%,環比上漲6.2%。
城中成交均價11669元/平方米,環比下降2.6%;平穩上漲的東、南、西、北四個區域2011年上半年商品住宅成交均價分別為7872元/平方米、9546元/平方米、8316元/平方米和7609元/平方米,環比分別上漲6.9%、4.2%、8.7%和8.9%。其中以城北區域漲幅最大,這主要是因為城北區域上半年新推項目偏少,而在售項目中華僑城又主要以洋房和別墅為主,因而拉升了城北區域的房價。
關鍵詞 供應量
供應城南領跑 城北偏少
截至6月,市場供應量為360萬平方米,環比減少31.3%,同比增長15.9%。其中,城南新增供應49萬平方米,同比翻了10倍有余,環比增加99.4%,已趕超城北區域。
2011年上半年,新增供應主要集中在城南、城西和城東,其中又以城南供應量最大,三個區域供應面積分別為102萬平方米、93萬平方米和74萬平方米,分別占市場新增供應量的28.3%,25.8%和20.7%。
城北區域由于在售項目少,自去年以來,供應量一直偏少,2011年上半年新增供應4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3.3%,環比減少0.1%。隨著各大開發商陸續進駐城北,城北區域后市供應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關鍵詞 二手房
主城區二手房 成交下跌
上半年,成都主城區共成交二手房14869套,環比下降48.5%,同比下跌38.5%。其中,金牛區成交量最大,為3099套,同比下滑24.8%;成交量最小的是錦江區,成交量為2010套。同比降幅最大的是武侯區,降幅為38.8%;而高新區成交降幅最小,為4.2%。“與以往年份相比,今年上半年各行政區之間的成交差距縮小。限購、營業稅的提高、限貸、多次加息等一系列政策均在影響著成都二手商品住宅市場,政策面的嚴厲打擊壓制了市場需求。”專業人士認為,短期來看,政策面難以出現松懈的局面,預計下半年的二手住宅成交難以大幅攀升,或將無法超越去年同期水平。
關鍵詞 交易
雙流、郫縣、新都供需最活躍
今年上半年,近郊5區縣中供需最為活躍的是雙流、郫縣、新都。其中,成交量最大的區域是雙流,共供應商品住宅17295套,成交17960套,成交均價為8680元/平方米,是近郊5區縣中唯一出現供不應求之勢的區域。
而郫縣是供應量最大的區域,今年上半年的供應套數為20032套,成交套數為15740套,成交均價為5502元/平方米。新都的供應和成交量均位居第三,上半年商品住宅供應套數為17614套,成交15309套,成交均價為5587元/平方米。
今年上半年,溫江和龍泉驛市場表現最為平淡,供應量最小的區域是龍泉驛,上半年新增供應量為10378套,成交均價為5599元/平方米;成交量最小的區域是溫江,上半年僅成交商品住宅8726套,成交均價為5964元/平方米。
關鍵詞 預測
短期內供應平穩 房價或將降
2011年上半年供應量并未因限購影響而大幅下滑,與近幾年同期大致相當。貨幣政策的不斷收緊,對開發商無疑是雪上加霜,捂盤惜售只會把自己逼進死胡同。開發商由于融資渠道受阻,資金鏈開始吃緊,因而即便是在限購導致大量購房者流失的情況下,開發商仍積極有策略性地推盤,力求通過增加銷量最大限度地回籠資金。央行的再度加息,使得房貸利率升至近10年來最高,導致部分購房者的購房計劃暫時擱置,短期內供應或將持續平穩。
受限購政策影響,需求量銳減,投資性需求基本被擠出商品住宅市場,轉向商業地產市場,成交市場主要依靠剛需支撐;由于整體市場環境低迷,消費者的心態也受到較大的影響,觀望情緒加重,購房計劃推遲。
由于需求大幅下挫,部分開發商唯有“降價補量”來緩解資金壓力,尤其是部分高端項目,出現了較大幅度的降價。高端樓盤的價格調整使得房價出現松動,消費者降價預期因而變得更加強烈,繼續與開發商博弈。另外,央行不斷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和加息,一方面導致開發商的資金流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另一方面加大了購房者的貸款壓力,買賣雙方各自的預期離平衡點愈來愈遠。而開發商由于急于走出資金困境,唯有調整項目價格,部分高端樓盤為了走量,必定降價促銷;性價比、附加值高的樓盤則選擇維持現價銷售或加大優惠力度,后市房價或將穩中有降。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