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融資難
近半措施幫“解渴”
此前,不少中小微企業反映,融資成本高達15%甚至以上,貴且不說還難。“市場資金緊張,更重要的是金融機構擔心中小微企業風險高,慎貸惜貸甚至不貸?!彼拇ù髮W中國科技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毛道維說。
面對中小微企業呼聲最高的融資“難、貴、慢”,“22條”中有10條措施與之相關,涉及財政扶持、金融服務等方面。
著力于“難”,“22條”提出健全風險補償機制,省上設立小微企業信用貸款風險補償金,對銀行類金融機構發放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產生的貸款損失給予一定比例的風險補償。爭取國家支持,建立省級再擔保專項資金,對中小企業融資擔保予以支持。
業內人士認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不僅難在資金上,也難在“擔保鏈”上?!?2條”提出實施擔保風險財政補償政策,對擔保機構在2014年9月1日—12月31日期間支持企業轉型升級、技術創新新增擔保的,省級財政按新增擔保發生額的2%給予支持。
著力于“貴”,“22條”提出設立30億元國庫現金管理資金額度,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計劃設立四川省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有條件的市(州)和擴權試點縣(市)可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計劃設立省產業發展引導投資基金等,直接增加支持中小企業的資金量。
同時,減少貸款的中間環節,對直接與貸款掛鉤、沒有實質服務內容的收費項目,一律予以取消。清理不必要的資金“通道”和“過橋”環節,降低企業的用錢成本。
著力于“慢”,“22條”提出采取續貸提前審批、循環貸款、年審制貸款等方式,提高貸款審批發放效率,減輕企業還款壓力。推動金融機構網點“下沉”,擴大縣域信貸業務審批權限,簡化信貸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確??h域內新增存款的60%及以上主要用于支持當地實體經濟發展。
原標題:“真金白銀”干貨多“二十二條”激發中小微企業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