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優質農產品(北京)展銷周啟幕,四川首次嘗試主題市州參展模式——
12月7日起,北京將刮起一陣綠色“瀘州風”。
當日,聚焦“優質食品和健康生活”,第六屆全國優質農產品(北京)展銷周在北京全國農展館盛大啟幕。
四川“軍團”120余家“川字號”農企全部攜“三品一標”優質農產品強勢出擊。
但,與前五屆每年分別主打川藏高原、大涼山、大巴山等區域品牌不同,今年四川展團首次采取申報制,重點突出打造一個市(州)品牌。瀘州最終脫穎而出,作為獨立主題市參展。這是四川創新獨立主題市辦展方式,首次主打瀘州牌。
以“生態四川,綠色瀘州”為主題,“瀘州產”成為四川展區絕對主角。這場農業展銷大戲,瀘州又如何領銜唱響?瀘州主打底氣何在?
特色農業得天獨厚
生態品牌不斷叫響
此次,四川“軍團”120余企業參展,僅瀘州就占近70家。
正因名額有限、報名參展的又太多,納溪區還曾頗為“頭疼”。
為公平起見,納溪在全區范圍內競爭“上崗”。“確定有機、綠色、無公害等生態原則,圍繞色、香、味、形等,通過海選、比選、精選等環節,從眾多參選農產品中選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優質農產品。”納溪區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最終,“早春二月”、護國柚、“普照山”牌手功苕粉、“竹旺”牌麻竹筍等12個農產品脫穎而出,精彩亮相北京展銷周。
這是“瀘州產”農產品琳瑯滿目、爭奇斗艷的剪影。
自然生態條件優越的瀘州,被譽為“南亞熱作的一塊飛地”,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得天獨厚。
“瀘州盛產水稻、高粱、蔬菜、龍眼、荔枝、茶葉等多種農作物,是全球最北緣、最晚熟荔枝龍眼主產區、長江特色蔬菜主產區、中國特早茶之鄉、中國甜橙最適宜區、四川省優質稻主產區。畜禽品種資源也非常豐富,擁有古藺丫杈豬、馬頭羊、川南黑山羊、川南山地烏骨雞、川南黃牛等多個地方良種。丫杈豬、馬頭羊已列入四川遺傳資源保護目錄。”11月10日,在成都召開的“2014年四川暨瀘州優質農產品(北京)展銷周新聞發布會”上,瀘州市農工委主任李曉宇介紹。
“瀘州產”叫響名號,得益于瀘州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近年來,瀘州著力推進優勢主導產業發展、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打造農產品知名品牌影響、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拓展農業新的功能,初步構建起了優質稻、名優水果、優質蔬菜、釀酒高粱、特早茶、特色畜牧等六大優勢產業,實現了農業產業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
數據標注著瀘州農業強勢崛起的高度——釀酒用高粱,晚熟荔枝、龍眼,再生稻等面積產量均列全省第一,蔬菜、水稻、柑橘、特早茶產業全省領先。先后有6區縣列入全省現代農業強縣或重點縣,5區縣列入國家優質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縣,2區縣列入全省現代畜牧業重點縣;江陽區被命名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市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75家,農民專合社2039個,全國示范社12個;成功打造“納溪特早茶”、“瀘州桂圓”、“合江荔枝”、“赤水河甜橙”、“長江大地菜”等區域品牌和“鄧桂”、“真龍”等企業品牌;已成功認證“三品一標”170個;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田園變公園,園區變景區,產品變商品。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瀘州正以培育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為改革突破口,以現代糧食、現代園藝、現代畜牧為主導產業,打造種植、加工、物流、博覽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力爭把瀘州市建成集規模性、示范性、生態性、效益性為一體的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瀘州市市長劉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