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2月10日從四川省教育廳獲悉,今年起,我省編制并實施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計劃《實施方案》。目前,已安排下達2014年“全面改薄”中央專項資金19.4億元,預計五年內中央將投入97億元。省級財政于2013年開始設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專項資金,從2013年的2.7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5億元,支持市縣解決大班額、食堂建設、教學實驗儀器和圖書等辦學條件上存在的問題。
我省“全面改薄”計劃的一大特點是“勤儉辦學、聚焦薄弱”,主要面向農村,把補短板、滿足基本需要放在首位。按照目標,到2018年,我省貧困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室、桌椅、圖書、實驗儀器、運動場等教學設施滿足基本教學需要;學校宿舍、床位、廁所、食堂(伙房)、飲水等生活設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留守兒童學習和寄宿需要得到基本滿足,村小和教學點能夠正常運轉;縣鎮超大班額現象基本消除,逐步做到小學班額不超過45人、初中班額不超過50人;教師配置趨于合理,數量、素質和結構基本適應教育教學需要;小學輟學率努力控制在0.6%以下,初中輟學率努力控制在1.8%以下。“全面改薄”計劃將堅持對民族地區、邊遠山區、革命老區和連片貧困地區實行教師編制傾斜政策,建立職務職稱、薪酬待遇向農村學校和教學點傾斜的激勵機制,啟動實施我省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國貧縣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等。
“全面改薄”是國家為了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促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而啟動的重大教育工程項目,實施期限為五年(2014年-2018年)。今年是“全面改薄”開局之年,我省相關部門前期已全面摸清全省城鄉義務教育薄弱學校現狀,制定初步實施方案,目前進入“2014-2018年項目規劃”制定環節。
未來幾年,我省將進一步加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專項資金的投入力度,重點向民族地區、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傾斜。縣(市、區)在統籌安排中央、省專項資金的同時,也要按照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管理體制和投入機制,切實加大財政投入,資金要向辦學基本條件達標率總體較低的地區和學校傾斜。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使每一所義務教育學校符合國家和省辦學標準,辦學經費得到保障。(記者江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