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位于成都市雙流區,規劃范圍以雙流國際機場為中心,管理面積約100.4平方公里
目標:至2020年,初步建成引領西部、影響全國的臨空經濟示范區,地區生產總值達600億元以上
任務:建設國際航空樞紐、臨空經濟創新高地、臨空高端產業體系、內陸開放先行區、新型生態智慧空港城
四川日在線消息(記者 梁現瑞)記者剛剛從省發展改革委獲得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民航局日前正式批復設立成都臨空經濟示范區。成都臨空經濟示范區是繼鄭州航空港、青島、重慶、廣州、上海虹橋后第六個獲批的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其獲批將使我省新增一國家級重大開發開放平臺。
成都臨空經濟示范區位于成都市雙流區內,規劃范圍以雙流國際機場為中心,管理面積約100.4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五大功能分區:航空港功能區、臨空高端制造產業功能區、航空物流與口岸貿易功能區、臨空綜合服務功能區、生態防護功能區。國家賦予成都空港經濟示范區四大功能定位:臨空經濟創新高地、臨空高端產業集聚區、內陸開放先行區、新型生態智慧空港城。
圍繞示范區戰略定位,我省已明確了示范區建設的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即:至2020年,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凸顯,空港口岸功能和開放門戶功能進一步提升,臨空高端產業體系基本成型,初步建成引領西部、影響全國的臨空經濟示范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00億元以上。
至2025年,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地位進一步強化,臨空經濟產業體系基本成熟,打造一批臨空制造、航空服務、航空物流產業集群,地區生產總值突破800億元。
據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規劃建設成都臨空經濟示范區,有利于發揮我省“一帶一路”核心節點、長江經濟帶重要支點作用,通過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和加強國際空港口岸建設,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深度參與全球競爭,加快形成四川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有利于深入實施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加快打造區域發展新引擎,實現示范區與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四川天府新區互動發展,推動成都平原城市群協同創新發展,建設成為中西部地區開放發展的新興增長極;有利于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充分利用雙流國際機場區域性航空樞紐中心地位,大力發展臨空經濟,培育壯大臨空高端制造業集群和臨空服務業集群,打造成為國際產業合作和經貿交往的活躍區域,增強成都西部地區重要的對外交往中心功能,進一步提升成都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根據目標定位,我省已確定了示范區建設的五大任務:一是建設國際航空樞紐,構筑連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空中橋梁,打造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二是建設臨空經濟創新高地,全面提升臨空經濟示范區自主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吸納全球創新資源,打造面向全球的創新創業開放格局;三是構建臨空高端產業體系,重點打造臨空高端制造業集群和臨空服務業集群;四是建設內陸開放先行區,大力推進通關便利化和貨物貿易轉型升級、服務貿易開放發展,打造內陸開放合作先行區、貿易發展轉型示范區;五是建設新型生態智慧空港城,提高城市智能管理水平,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打造創新型的全國生態智慧空港樣板城。
為確保成都空港經濟示范區建設有力有序推進,我省將建立省級、市級層面統籌推進工作機制,省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成都市及省級有關部門抓緊組織編制臨空經濟示范區發展規劃,研究出臺配套支持政策,并爭取國家對臨空經濟示范區相關政策支持,積極推動示范區創新發展、綠色發展。
臨空經濟區是依托航空樞紐和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供高時效、高質量、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集聚發展航空運輸業、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而形成的特殊經濟區域,是民航業與區域經濟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相互提升的重要載體。此前,為推動臨空經濟示范區健康有序發展,國務院及相關部委已經出臺了相應的指導意見。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