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為先
理念共創幸福生活
幸福的理由可能千差萬別,但是成都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座幸福的城市,在于它能夠對每一個人的幸福追求都給予包容和關懷,讓每一個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目標。作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和省會城市,成都響亮地喊出“民生幸福,是黨委、政府的執政追求?!边@無疑是對十八大報告的最好回應。
回望2012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強力推進的“民生工程”,無一不關乎民生,無一不關切民意。
從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到各類專題會議,從專題調研的議題到訪貧問苦的足跡,“民生”二字始終不離其中。從天府新區建設到“北改”工程,從開行免費公交、打造蔬菜追溯子系統到開工建設5萬多套保障性住房……成都市民的幸福感,從這些看得見、摸得著、感知得到的改變中升騰開來。
今年年初,成都公布的財政預算報告顯示,全年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公共服務均衡化的預算支出高達140余億元,民生支出占市級公共財政支出比重達到62.3%,同比提高了1.4個百分點。對于這幾個略顯枯燥的數據,43歲的成都市民孫步瓊有了直觀感受:她今年參加了一個月的就業培訓,自己沒花一分錢,政府百分之百補貼,現在她每個月的工資從1000多元升到了3200元。經過一年的投入與落實,年初那些財政數字變成了市民真切感受的“真金白銀”,惠及并改變著每一位市民的生活。當冷冰冰的財政數字變成飽含溫度的民生項目,當一個個民生項目實實在在地改善著市民的生活,且逐步把城市人群享有的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體系覆蓋到鄉村,“民生”二字,迸發出無窮的力量,溫暖并激勵著每一位成都市民共建共享“宜人成都”。
同樣,成都的幸福也越來越多地被外界所認同,世界500強企業已有229家在成都落戶,美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等10個國家已在成都設有領事機構。成都現已開通直飛東京、阿姆斯特丹、阿布扎比、溫哥華等27條國際航線,雙流機場年旅客吞吐量超過3000萬人次,成都已成為中國航空第四城,以“中國的新未來”為主題的2013《財富》全球論壇將于明年6月在成都舉行……成都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這里生活、創業,共同創造著這座城市的幸福、共享著這座城市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