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區新聞發言人、發展策劃局局長湯繼強博士作主題演講
1月17日下午,在風光旖旎的海南博鰲小鎮,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中小企業發展論壇舉行,與會專家學者與中小企業企業家們匯聚一堂,共同探討中國中小企業的新未來。
論壇上,成都高新區新聞發言人、發展策劃局局長湯繼強博士作了題為《中小企業要星光更要陽光》的主題演講。他認為,未來在推動中小企業發展的制度安排上,應拋棄長期以來形成的中小企業選秀型、“星光大道”成長模式,大膽改革,打破金融資源壟斷,發揮地方創新能動作用,多渠道、寬領域、靈活多樣地提供中小企業發展服務,讓中小企業走上公平公正、健康發展的“陽光大道”。
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局部惡化
在百度和谷歌輸入“中小企業”這四個字進行搜索,累計有1億條左右的相關資訊,輸入“中小企業融資”進行搜索,也有1200萬條的相關資訊。“可以說,中小企業受關注程度是空前的。但從2003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正式實施以來的十年間,中小企業一路走來非常不容易。”尤其是透過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可以看到,“當前中國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在大環境趨好的情況下,局部環境正在惡化。”
湯繼強博士指出,這種情況尤其體現在“除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受到較大關注與回應外,傳統的中小企業發展堪憂,特別是農村的、縣域的中小企業的發展環境仍相當不容樂觀。”
中小企業要星光更要陽光
湯繼強博士認為,全社會都在關心中小企業的發展問題,實質上是在關心社會的公平公正問題。“目前各種推動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各類關于中小企業融資的解決方案,實際上更類似于‘星光大道’的選秀模式,能夠獲得政策傾斜、得到銀行融資支持的中小企業,只是成千上萬中小企業中的很少的一部分。”即使在“星光大道”的模式下,很多政策的制定也沒有考慮到東西部地區中小企業的發展差距,沒有考慮到中小企業自身的結構性、行業性差異,離公平公正、陽光普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湯繼強博士指出,思考中小企業發展問題,幾個關鍵變量要重點考慮。“第一,要從國家制度的頂層設計系統性考慮金融制度安排。第二,地方政府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中的定位要明確,同時還需要考慮中小企業自身發展的規律性問題。”他以成都高新區為例,特別強調地方政府完全可以通過制度創新在一定程度上妥善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成都高新區通過實踐科技型中小企業‘梯形融資模式’,在創業期、成長期、擴張期、成熟期等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在中小企業天使基金、風投、貸款擔保、股權融資、上市融資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培育了品果科技、尼畢魯等一批在蘋果應用商店排名全球前茅的優秀科技型企業,推動成都移動互聯網產業迅速發展,并正在聚集一批重量級領軍型企業,使成都高新區該領域企業短短半年內就增加了200多家,總量達到400家以上。”
讓中國中小企業走上“陽光大道”
在談到如何使中國中小企業走上“陽光大道”、實現自身健康發展時,湯繼強博士強調,還應從幾個方面著力:一是處理好與先天條件優越的世界500強企業和陽光雨露充足的央企、國企的關系,達到和諧共生。二是堅持降低準入門檻與加強監管相結合原則,大力發展微型金融、草根金融,讓一些地方業已存在的“地下金融”見到“陽光”。三是在新媒體時代,要依靠現代科技,在網絡銀行、手機銀行、移動支付等領域積極探索創新。四是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社會的征信體系,等等。
湯繼強博士最后指出,“今天在我們討論中小企業發展問題時,有比以前更好的環境和機遇,這就需要有更多的創新方法,對過去關于中小企業發展、特別是解決融資難問題的政策法規等進行系統性梳理、全方位思考、整體性完善,讓中小企業走上‘陽光大道’。”
新聞鏈接: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中小企業發展論壇
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中小企業發展論壇以“堅守、創新與超越:中小企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為主題,旨在對當前經濟環境下,中小企業如何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通過創新合作,打造自主品牌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模式進行探討。這也是博鰲亞洲論壇首次舉辦中小企業專題會議,有來自中國、俄羅斯、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以及東盟十國等國家的政府官員、駐華商務人員、學者、企業家代表及媒體記者近千人出席。
(李渝 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