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煙臺市加快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截至6月底,全市累計啟動整村改造項目600 個,涉及村莊910個,新建農房26.1萬戶,改造危房4.1萬戶。到今年底,全市累計可新建農房29.5萬戶,覆蓋面由城中村、城郊村和經濟強村擴展到 普通農村。
來自煙臺住建局的消息說,煙臺市計劃將全市6800個村莊調整合并為2500個新型農村社區。目前已啟動541個項目,21萬戶群眾搬入新社區。
新型農村社區按照“功能完備、實用舒適、環境優美”的標準,以建設“百年住宅”、“百年社區”為目標。煙臺高新區的舊村改造規劃將21個村合并為10個社區,今年底前基本完成舊村改造任務。
煙臺新型農村住房建設工程在改造的同時配套像城市一樣的文化、衛生、物業等機構和設施,引導農民轉變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建設現代文明和諧的新農村社區。
煙臺市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大力推廣應用新型材料、太陽能熱水器,所有項目均配套了水、電、暖、氣等基礎設施,每個社區均建有農機大院、儲藏室和車庫,極大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推行社區化管理模式,實施物業管理、社會治安、文體活動等一體化、均等化服務,通過農房建設建成社區文化大院472個、便民服務中心465個,衛生服務機構覆蓋率達到 100%。
通過財政專項列支、土地收益返還、涉農資金整合等方式,目前已累計籌資40多億元,并減免緩13項費用15億元,有效保障了農房建設的資金需求。
住建部門還利用土地補償款和安置補助費完善社會保障,解決失地農民的后顧之憂。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為 2.8萬名失地農民繳納保險費6億元,發放養老金3.6億元;牟平區五里頭村將土地收益以股份形式量化到每個村民,每年分紅600多萬元,人均4000多 元。
來源:中國日報山東記者站(記者 鞠川江)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