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經濟大省為成為海洋強省和漁業強省再發力,在1月11日舉行的全省海洋與漁業工作會議上,提出了今年的海洋經濟增長目標:力爭全省海洋生產總值增長 15%以上,漁業產值增長15%,漁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侯英民介紹,去年山東省海洋與漁業經濟健康發展,預計全年海洋生產總值達9460億元,比上年增長15%。水產品總產量828.4萬噸,繼續穩居全國首位。漁業總產值3080億元,其中水產品產值1210億元,比上年增長15%。漁民人均收入1.25萬元,比上年增長10.1%。
侯英民廳長說,新的一年,山東將加快創建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創建3處國家級和 10處省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實施海洋生態紅線制度,保護和節約利用岸線資源;啟動25個海域海島海岸帶重大整治項目,實施全省海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方案,啟動全省海岸侵蝕監測與評估,深入組織實施漁業資源修復行動和海湖河聯動水生生物養護行動,優化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布局和結構,擴大海底漁業資源和城市水系增殖放流規模。
加快發展現代漁業園區,引領漁業產業轉型升級。年內再認定100處左右省級現代漁業 園區;加快編制黃河三角洲200萬畝國家生態漁業基地建設規劃和山東省8800平方公里可開發海底漁業資源利用規劃。創新十大漁業品牌推介模式,打造一批園區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
深入實施“科技興海(漁)”戰略,突出抓好海洋生物、生物醫藥、海洋裝備等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加快發展國家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在海洋生物育種、海洋醫藥、海洋裝備、海水利用等海洋高技術產業領域,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記者 鞠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