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6日下午舉行的上海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擴大會議上,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表示,要進一步做好收入分配工作,增加各類群眾收入。
韓正說,上海的收入分配問題非常復雜,加上近期物價上漲較快,居民生活成本增加,各方面對收入分配問題都非常關注。關于收入分配方面,上海市委、市政府總的考慮有三條:一是解決民生問題、物價問題,最根本的要靠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二是在全面提高的基礎上,要更加注重“提低”。三是要進一步發揮公共財政的作用,提高財政用于分配的支出占一般預算支出的比重。
韓正表示,上半年,上海已經出臺了增加養老金、提高城鄉低保標準等一系列提高居民收入的措施,下半年,要繼續出臺一批面向各類群眾增加收入的措施,讓老百姓多得實惠——
第一類是提高在職人員收入。一是繼續提高公共服務行業一線職工收入,他們工作很辛苦,但收入偏低,政府要更多地關心他們。上半年,已經在環衛行業建立了職工收入正常增長機制,設定環衛行業單獨的最低工資標準,增加了一線職工崗位津貼。接下來重點是調整出租汽車運價和完善運價油價聯動機制,提高出租車駕駛員的收入。二是提高企業高溫季節津貼。將日標準調整為月標準,發放時間為6-9月四個月,每月不低于200元。
第二類是為退休人員和領取養老金人員再發放一次性補貼。考慮在年初調整的基礎上,8月份為各類退休人員發放一次性補貼,主要面向四類群眾,惠及421.4萬人。一是“城保”退休人員,考慮分三檔給予補貼:月養老金低于2000元的,每人800元;2000-2500元的,每人700元;高于2500元的,每人600元。三檔補貼覆蓋342.4萬人。二是“鎮保”領取養老金人員,每人300元,共41萬人。三是“農保”領取養老金人員,每人200元,共33萬人。四是城鎮老年居民養老保障對象,每人200元,共5萬人。
第三類是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近年來,上海已經在工作中逐步形成了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一是在調整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失業保險金、優撫撫恤金等標準時,均不低于上年CPI漲幅。二是為部分城鎮低保對象提供糧油實物補貼。三是根據物價情況,適時發放臨時價格補貼。今后,臨時價格補貼將制度化、規范化。今年7月底前,將根據4-6月份本市物價上漲的情況,向低收入群眾發放一次臨時價格補貼。補貼標準是每人100元,補貼對象包括城鄉低保對象、城鄉重殘無業人員等特殊救濟對象、農村散居五保戶、享受國家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共43.27萬人。
來源:東方網 編輯: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