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地標外灘十八號三樓的“十八空間”近日推出現代舞專場《守望伊甸園》,在炎炎夏日傳達愛與真情。
晚會由中國現代舞藝術家李翎溪領銜主演,獨立舞者劉仙意出任舞伴。現場還展示了荷蘭造型藝術家Peter H. van de Locht的裝置作品,多才多藝的他還即席演奏低音單黃管,馬海平演奏電子音樂。
演出通過不同藝術形式分別從視覺,聽覺上構建傳統與現代之間的相互交融,加之舞蹈與音樂即興創作所引發的交流和碰撞,引領觀眾回歸自我,走入自己的心靈故鄉。
現代舞藝術家李翎溪是一名獨立舞者、編舞與藝術策劃人。關于《守望伊甸園》的標題,她解釋說,“我之所以仍然懷著真切地感動與無限地好奇去探究亞當與夏娃,只因為我是一個女人,愛是我的天性。時間可以消逝,原始的伊甸園可以消逝,而在心中為愛而筑的伊甸園卻會永存。”
李翎溪近年來專注于個人舞蹈創作,探索舞蹈的發展空間,還以舞蹈為媒,嘗試與其它藝術形式的溝通與對話。她在國際舞臺上新作不斷,倍受關注,2008年8月曾擔任舞蹈專場《巴赫與中國龍》的編舞與演出,2009年受邀在上海東方衛視舉辦的《星尚大典》上表演獨舞《印跡》,2010年6月應荷蘭阿姆斯特丹舞蹈節之邀表演舞作《夢回紅樓》。
作為舞伴的劉仙意曾就讀于廣西藝術學院,后加入金星現代舞團,近年來創編演出多個舞蹈作品。展示裝置藝術并現場演奏的Peter H. van de Locht是一位著名的德裔荷蘭籍歐洲雕塑家,他創作的很多花崗巖、大理石和青銅雕塑作品都被置于荷蘭及德國的諸多公共場所,并被私人和專業結構收藏。馬海平是國內較早的獨立電子音樂人,一直從事影視戲劇作品與商業音樂制作。
推出這臺舞蹈晚會的外灘18號“璦玲基金”成立于2010年,旨在紀念已故外灘傳奇人物張璦玲小姐,繼承她生前對藝術及慈善的熱愛。通過與中國及世界各地藝術家及藝術機構的合作,“璦玲基金”在進行藝術扶持的同時將組織各類藝術品捐贈及慈善活動。
“璦玲基金” 立足上海,面向全國,主要關注中國弱勢兒童,其中包括兒童教育、兒童醫療及家庭暴力。本次演出所在的“十八空間”是外灘十八號打造的又一個嶄新的創意平臺, 經由多元化的形式為有品位的都市人提供一個近距離欣賞藝術、體驗設計、享受時尚的獨特空間。正如李翎溪所說,“愛, 讓我們走到了一起,人性與人生的美好不過如此?!保ㄓ浾?馬振寰)
來源:中國日報上海分社 編輯: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