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期間,某大型物流公司工人們忙碌地分揀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快遞。青年報資料圖 記者 吳愷 攝
東方網1月16日消息:據《青年報》報道,如今人們生活中已越來越少不了快遞,但你有沒有算過一年中用了多少次快遞、花了多少快遞費?青年報記者從昨日召開的上海市郵政業2015年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上海保持著全國網上購物快遞市場份額首位的優勢,全市年人均函件量45件;年人均快遞使用量53件;年人均快遞支出743元。針對快遞行業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今年上海將建立快遞企業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和“快遞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并建構違法案例通報制度和服務安全“光榮榜”、“黑名單”制度。
去年實現月均業務量超億件
剛剛過去的2014年是上海郵政業的基準建設年,全年完成40余項工作任務,取得明顯工作成效。上海市郵政管理局局長曾軍山昨日表示,2014年全行業業務總量完成310.5億元,同比增長20.1%;業務收入完成410.7億元,同比增長32.8%。
其中,快遞業務量完成12.8億件,同比增長35.1%,首次實現月均業務量超億件;2014年“雙11”期間,僅本市9家規模以上快遞企業的日件量就達到1187萬件峰值;快遞業務收入完成361.3億元,同比增長40.3%。郵政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寄遞時限達到國家規定標準,服務滿意度保持穩定。全市郵政業收入在全國郵政業、上海地區生產總值和第三產業增加值中的占比分別躍升到12.8%、1.8%、2.8%,貢獻了上海市超30億元稅費和30萬人的直接間接就業。
曾軍山指出,目前上海郵政行業基本面持續穩定向好,全市郵政業特別是快遞業務發展呈現出新的發展局面,快遞業務量收增幅差距縮小,首次實現業務收入增幅超過業務量增幅,在行業收入中的占比提升,占全國收入的比重提高。上海保持著全國網上購物快遞市場份額首位的優勢,全市年人均函件量45件;年人均快遞使用量53件;年人均快遞支出743元。
將建快遞服務安全“黑名單”
在取得一系列成績的同時,上海郵政行業也存在一些問題,全行業的基本型態仍屬勞動密集型,面向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的轉型剛剛起步,市場體系有待健全,安全形勢堪憂,2014年先后發生了上海浦東金橋申通快遞違規寄遞物品、匯強快遞上海網絡和港中能達上海網絡停運、百世匯通快遞虹口三部拖欠員工工資引發扣件、創物科技公司違法經營“人人快遞”等一些在社會上有較大影響的違法違規事件。
今年是上海郵政業“項目建設年”,曾軍山在上海郵政業2015年工作報告中透露,面對今年復雜的行業發展形勢和艱巨的各項任務項目,本市也將建立多項制度,進一步規范、促進郵政業的發展。
在安全方面,將切實落實收寄驗視制度,對收寄驗視章的落實情況進行全覆蓋檢查,并建立收寄驗視檢查單制度,做到誰檢查、誰簽字、誰擔責;對未嚴格履行收寄驗視制度的,實行“零容忍”,依法實施“頂格”處理;對因收寄危化品引發重大安全事故的,一律通過行刑銜接機制提請相關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嚴禁許可備案增設。強化企業自覺,推行“神秘客戶”自查懲處制度。在全市推廣化工品定點收寄做法,建立網點收寄信息化臺賬,確保疑似危化品不進入寄遞渠道。
此外,還將建立快遞企業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和“快遞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建構違法案例通報制度和服務安全“光榮榜”、“黑名單”制度,在政務網開設“曝光臺”和“服務安全嚴重違法失信名單”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