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園)長引領學校教研的價值正在顯現的情形下,由教師個體差異引發的學校教研多元化的呼聲正日益高漲。這是在日前舉行的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學協作聯盟、民進上海市教委機關和直屬單位聯合支部教學工作站2014年年會發布的《上海市學校教研大趨勢藍皮書》中透露出的趨勢。
教學協作聯盟是在市教委教研室、區教育局、區教師進修學院、各聯盟校校長的統籌領導和專家組的指導下,有效加強和提高教研實效的一種新型模式,已建立七年。
為把握學校教研的趨勢,探索學校教研的方向,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學協作聯盟開展了針對150所聯盟學校,7710名校(園)長和教師的專題調研。同時,對我國有關學校教研尤其是2010年以來的相關文獻進行了全面梳理,增進了對數據采集分析的理解和把握。
藍皮書顯示,教研已成為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的常態,個性化、多元性和多層次的教研活動將成為新常態。同時,藍皮書也指出,中小學對跨學科教研的理解和實踐尚待提升;網絡教研應用于校本研修尚未成為常態,網絡教研目前尚未成為基本的教研形態。教師認為網絡教研非常有效的僅占四分之一,認為問題主要在于互動深度不夠、組織形式單一等;角色差異致使對學校教研的理解和需求產生分歧。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強調,教研是教師勝任教育、優質教學的利器,具有多方面的作用,要在充分發揮傳統教研優勢的基礎上,實現教研模式、方法的新時期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