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昨天,閔行區群藝館廣場,社區廣場舞的大媽們翩翩起舞。
“百強”“達人”“民星”……這是昨天2015年市民文化節啟動儀式上出現的熱詞。歷經兩屆市民文化節積淀,百支優秀市民舞蹈隊、優秀市民戲劇表演團、優秀市民合唱隊,當仁不讓成為今年市民文化節的主角。演員有了,誰來搭建舞臺?各類社會主體積極參與,助力市民文化節。
水平向專業團隊靠攏
昨天上午9時半,閔行區群藝館人頭攢動,大家爭相掏出手機,刷二維碼索票。工作人員介紹,“文趣閔行”微信公眾號新增高雅藝術演出互動環節,每周推送一臺優秀節目供市民索票。昨天推送的民間劇社“七一”藝社原創滬劇《夢中家園》觀摩票一早告罄?!捌咭弧彼嚿绮簧俪蓡T參加去年市民文化節滬語大賽,拿到好名次。觀眾認可劇社品牌,“沒有真本事,演員進不了百強?!?/p>
在市群眾藝術館,市民演奏大賽百強演奏團競演會、市民舞蹈大賽百強流行舞團競演會昨天輪番上演,全都由前兩屆市民文化節比賽贏家唱主角。徐匯區湖南社區節日樂隊由在職中青年西洋樂愛好者組建而成,去年榮獲市民演奏大賽百強樂隊,又憑借器樂五重奏《飛越夢想——穿越武康路》榮獲“上海之春”群文新人新作展原創新人新作獎。領隊顧瑞芳說:“對音樂的愛好讓我們走到一起?!?/p>
“演出機會多少,與質量密切相關?!購姟皇琴Y格證,要獲得觀眾認可,水平必須向專業團隊靠攏?!笔忻裎幕澝貢庌k公室主任蕭燁瓔介紹,眾多百強團隊受益于去年市群藝館推出的提升計劃。市群藝館與上海音樂學院、上海戲劇家協會等多家專業機構合作,新加坡國樂團藝術總監葉聰、上海阿卡貝拉中心執行長陳午明等專家級師資加盟。如今,市民文化節“百強”團隊已被納入公共文化資源庫,將出現在2015年全市巡演中。
不缺“外援”自我“造血”
無所不在的社會主體合作標識提醒人們,“本屆市民文化節有備而來,不缺‘外援’。”昨天長寧區市民文化節活動“金虹橋樂享風尚季展演展示”獲得資產管理公司“當天財富”冠名贊助。工作人員陸盛告訴記者,去年該公司由市文聯牽線贊助市民文化節項目,社區宣傳效果極好,今年他們直接向市文廣局“舉手”,“除了28日演出,還會贊助社區舞蹈比賽。”
昨天,僅市群眾藝術館就開放給不同類型的社會主體30余家進館開辦活動,全天開展各類互動、講座、展覽30余項,以全館場地打造一天的“市民文化節達人嘉年華”。蕭燁瓔表示,遍布全市的200多個文化活動中心都是社會組織進入社區辦文化的堅強陣地。在市民文化節引領下,區縣、社區積極探索“結對子、種文化”有效途徑,逐步增強自我“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