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至4月6日,新修訂的《上海市公共汽車和電車客運服務規范》公開征求社會意見,市民可登錄市交通委門戶網站(www.jt.sh.cn)了解相關內容,并通過電子郵件(shsjtw@126.com)提出意見。
新《規范》按照“一路一線、區域成網、方便換乘”的原則,對公交運營服務、線網優化調整提出了新要求,對公交候車設施、車輛技術、公交專用道設置提出了新標準,著力構建骨干、區域、接駁三級公共交通網絡,為乘客提供安全可靠、經濟適用、便捷高效的客運服務。
長線公交將取消
《規范》明確,公交線網布設應根據功能分級的原則,構建以軌道交通、中運量(BRT、有軌電車)為骨干、地面公交為基礎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促進軌道、公交、社區巴士(“最后一公里”)三網融合。
外環線內兩點間公共交通出行在一小時內完成,郊區新城可通過一次乘車進入軌道交通網絡或外環線內,(鄉)鎮與所屬行政村(道路、橋梁符合公交車輛通行條件)之間通過一次乘車到達。同時,堅持合理換乘原則,公交線網形成網絡,使內外環線間居民小區通過一次換乘即可到達市中心。配套調整公交線路,應充分利用周邊地區公交資源,與軌道交通站點、大型公交樞紐、大型居住區商業網點等相銜接。
較長距離的公交線路將逐步取消。《規范》規定,在公交線路運營方面,外環線以內公交線路的長度原則控制在13公里以內;郊區區域內線路長度原則控制在15公里以內;郊區跨區線、市通郊線路原則上控制在50公里以內;社區巴士(“最后一公里”)線路長度中心城區原則控制在5公里以內,拓展區、遠郊區宜控制在7公里以內。
首末班車有新規
首末站均在外環線內的號碼線路,首班車不晚于5:30,末班車不早于22:30。首末站均在外環線內的文字線路,首班車不晚于6:00,末班車不早于21:00。首末站跨越外環線的市通郊公交線,首班車不晚于6:00,末班車不早于21:00,其中潮汐特征明顯、線路長度大于30公里(含)的線路,允許首末班時間單向達標,即只要任何一個終點站首末班運營時間達標即可。首末站均在外環線外的跨郊區區縣線路,首班車不晚于6:00,末班車不早于19:00,其中潮汐特征明顯、線路長度大于30公里(含)的線路,允許首末班時間單向達標。遠郊區縣區域內線路參照執行。
《規范》對公交首末班車時間提出了新要求,首末站設在軌道交通樞紐站內的線路,運營服務時間應與軌道交通運營時間銜接。中心城軌道交通站點100米內設置首末站的線路,凡服務居住區的,首末班時間應與軌道交通運營時間銜接(公交末班車時間一般應晚于軌交末班15分鐘以上);中心城以外軌道交通站點,根據客流情況逐步實施達到要求。與機場、火車站等相銜接且客流較高的公交線路,運營時間與上述公共設施營運時間銜接。
《規范》還對公交專用道設置提出新標準,城市道路滿足下列全部條件時應設置公交專用道:即路段單向機動車道3車道及以上;路段單向公交客運量大于5000人次/高峰小時,或公交車流量大于120輛/高峰小時;路段平均每車道斷面流量大于500輛/高峰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