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夫妻2人一年只花2萬元”日前成為了全城熱議的話題,不少人驚呼“不可能”。記者調查統計發現,這一低成本生活方式并非毫無根據。而對于未來上海的生活成本走勢,滬上幾位經濟學家也給出了分析。
“2萬元一年”接近低保
有網友與3月26日在網絡上發帖“一線城市(上海)夫妻2人,2014年全年只花2萬元,我做到了”。網帖中,這對40歲左右、不工作、沒有小孩的夫妻自稱“全家實行緊縮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一年開銷2萬元就夠了,并曬出了較為詳細的每月開支。其中主要包括,每月買菜吃飯1000元,茶葉300元,公用事業和物業費380元,手機通信費20元,交通50元等。另外夫妻倆還稱有“三套房市值500萬,現金150萬,股市50萬。”也就是說,夫妻倆一年2萬元僅用于維持日常開銷,沒有房租或還貸的壓力。
2萬元2人生活一年,換算下來,平均每人每月的開銷是833元,這究竟是怎樣一個水平?記者查閱了4月1日起開始調整的上海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該標準為每人每月790元,833元僅略高于上海今年的低保標準。市人大代表、交大安泰經管學院陳宏民教授認為,833元體現的是“生存成本”,如果要“有尊嚴”地活著就是另外一碼事兒了。
一對小夫妻不工作、以接近低保的標準過日子,外人看來其理念接近“奇葩”。同時,目前上海享受低保的人數逐年下降,只有約幾十萬人的極“小眾”群體,因此對于敢于曬出如此“節儉”的生活開支的家庭,老百姓也比較好奇。
上海之“貴”并不意外
“上海夫妻2人一年只花2萬元”之所以受到關注,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這是“上海生活成本高企”背景下的一個極端反例??偛课挥诩~約的美世咨詢公司(MERCER)去年發布全球211城生活成本排名表,上海一舉上升至排名第10,超過紐約、巴黎和倫敦。而經濟學人智庫上月剛剛發布的“全球生活成本調查”也顯示,上海成為國內生活成本最高城市,并且位列全球第24位。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許斌告訴記者:“經過這幾年的高速發展,上海的人均GDP已經超過了1.2萬美元,超過了世界銀行關于‘發達國家’的認定標準;同時,匯聚了全球的人才、資本和企業總部,因此上海的生活水平位列全球最貴并不意外?!泵朗雷稍儎t認為,人民幣的強勢升值是國外機構看來,上海生活成本上升的另外一個原因。
但值得一提的是,美世和經濟學人的兩份榜單都涵蓋了“住房支出”。陳宏民教授認為,上?!白 钡某杀臼亲罡叩模瑢ζ胀ㄈ硕?,占據所有基本成本中的50%以上。而在美國生活過十幾年的許斌也認為:“如果剔除住房開支,上海的生活開支還是會比國外一線城市低20%-30%,國外勞動力密集的服務性行業成本要比上海高?!?/p>
生活成本漲幅未來會慢
未來,上海的生活成本究竟會怎樣發展?在國內,衡量生活成本水平通常采用CPI(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去年我國CPI同比增長2%,漲幅創下自2010年以來的物價漲幅新低,而上海CPI漲幅為2.7%,漲幅同樣不快。由于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總體需求不足等問題,今年溫和通脹的格局將延續。也就是說,老百姓不會覺得今年物價“突飛猛漲”。
陳宏民教授認為,上海乃至國內一線城市的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應該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耙皇且驗楫斍皣鴥却罅ν七M的反腐工程,以及政府正在逐漸加強推進的以反壟斷為核心的競爭政策,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市場環境,降低國產中高端消費品的‘體制成本’;二是國家正在幾個自貿區里探索免稅商品和低稅商品的銷售模式,跨境電商也會顯著降低進口商品的整體價格。三是最高層正在努力倡導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都會逐漸轉變多年來形成的崇洋心態,形成更加務實的消費心理。”
許斌認為,未來一段時間,上海生活成本的漲幅可能會略快于CPI,但絕對不會超過2001年-2009年那段經濟高速發展階段的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