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團市委聯合市人社局、民政局等發布上海青年就業意愿和婚戀狀況調查。結果顯示:青年人求職最青睞的是國有企業,80后90后閃婚現象比較多。
就業:求職預期與現實不相匹配
青年就業意愿狀況調查涉及近2000名本市35歲以下青年樣本,結果顯示,約60%青年人對就業有規劃或計劃,多數人將主要求職障礙歸結于崗位薪資低于自己的期望,對自身就業短板認識不清。
調查顯示,青年求職過程與現實往往不相匹配。從企業選擇上看,38.6%青年最青睞國有企業,占比最多,而主觀上愿意到私營企業的僅為8.9%。根據去年上半年本市各類企業發布的招聘崗位情況來看,國有企業發布的招聘崗位僅占總數的10.3%,私營企業招聘數卻占到48%。
從行業選擇上看,青年最愿意從事的前三位行業是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業、社會服務和居民服務業以及制造業。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這三個行業去年下半年的企業招聘意愿并不強,倒是一些受求職者冷落的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文化娛樂業等行業的人才需求量較大。從薪資要求上看,期望月薪在4000元以上的約占總人數的55%,但目前市場供給較難滿足。
青年在求職遇阻時,躊躇“等靠”的情況較為普遍。調查顯示,超過12%家長對青年就業干涉較多。
婚戀:“熟人介紹”命中率最高
青年婚戀狀況調查以本市8個區縣千名左右進行結婚登記的青年為樣本,結果顯示,約八成青年結婚年齡差在3歲以內,近50%青年相戀1年以內結婚。
調查顯示,結婚男女雙方年齡差處于合理區域。本次調查的男女雙方年齡差一般在-7歲至12歲區間內,即男方最大比女方大12歲、最小小7歲,且普遍男方比女方年齡大。男女方年齡差在3歲以內的占比82.8%。男女方“門當戶對”的比較多。學歷匹配的占57.7%,職業匹配的占36.8%。男女理想中的配偶標準普遍是機關干部辦事員、專業技術人員和企業白領。
“閃婚”不再是小眾現象。本次調查的青年婚姻群體中,相戀1年及以內的占45.2%。青年從相戀到結婚,由“熟人介紹”的命中率最高,占53.6%;其次是校友、同學或同事結合率高,占36%;網戀、通過婚介所介紹的成功率僅占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