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工作方式。有人說,在微博上,人人都是記者。也有人說,隨著微博的興起,記者這個行業已經消失了。而新浪體育的籃球記者張晨曦則說,微博對她的工作如虎添翼,相當于更衣室的眼睛。
張晨曦:亞運會第一場比賽完了,有記者在發布會上問主教練說你在世錦賽之前都習慣性的在賽前動員會上寫上一句話,今天想問問你寫了什么,當時主教練說這是我們家庭內部的事情,可能幾乎就是他開發布會的同時,隊員就通過微博把他賽前寫的那句話,照片已經發出來了。
和晨曦一樣,如今很多記者已經不再掃街尋找報道線索,而是每天盯在微博上,看有什么新鮮事發生。微博,已經改變了他們的工作方式。
張晨曦:這個改變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一些像聯賽沒有開始之前的一些轉會的動向,好多都是通過微博來獲取信息的。像別的不是新浪的記者他們也會通過微博這個平臺來獲取一些信息和資訊。
改變溝通方式。年末的一天,北漂一族張新燕即將離開北京,臨行前她想招呼一幫朋友聚一聚。十分隨意地,她在微博上發出了飯局通知,而她的朋友們,全都準時出現在了相約的地方。
張新燕:因為湊手,我發布的時候就在電腦旁邊,想到參加飯局的這些人,他們都是所謂的微博控。
張新燕是典型的80后,逐漸進入社會有了自己交際圈子,微博無疑改變了他們的溝通方式。
張新燕:最開始為我們所接受是因為能夠更方便的和朋友、同學聊,后來慢慢發展成有點必須。把有趣的事情和別人分享。
從當初的趕時髦到如今的離不開,微博就這樣走進了草根的生活,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商業價值雜志主編張鵬認為,微博之所以能夠跨越博客和網絡社區,改變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有三個原因。
張鵬:微博其實它最主要的是隨時隨地的任何的感言,很短小精悍就可以把它寫上去。第二因為微博其實是一種關注別人的這樣一層關系,因為這種關注創造了一種新的關系層。最后一點,移動終端這些設備本身在這兩年發展的速度非??欤⒉┻@種真正的叫“殺手級”的移動終端的應用。
而很多像雷璇那樣的微博控自己的行蹤、動態、想法及時更新到網絡上,不會對親人、朋友說的話也會拿來對所有人說,張鵬認為,其實每個人都有表達欲,微博提供了傾訴渠道。
張鵬:我覺得每個人都還是有很多的表達的欲望,但是也許面對面的時候有些就說不出來了,在這個微博的空間里面,更容易去表達一些,也恰恰是大家很多人喜歡微博的原因,把這個當成自己小的廣播站。
來源:中廣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