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為什么會在這個車市寒冬逆勢上揚?正像這名二手車交易商說的,現在市場上交易的車都是“備案車”,這些車在去年12月23號北京治堵新政公布之前,就已經通過北京市交通部門在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系統里進行了登記留檔,目前正在備案審批過程中,如果審批成功且有相關政策出臺,這些車輛就可能會帶牌銷售,不受治堵新規定的限制,購買的人也不需要參加搖號就可以辦理過戶。交易商們承認,加價主要加在了號牌上,他們其實賣的是車牌。
車販乙:就是貴了,告訴你就是過北京牌錢。我現在給你兩萬塊錢,你去搖號去,你能弄到嗎?你能過到你身上嗎?我給你三萬你去辦去。你別說貴,現在唯獨就這一批,第二批都沒有。以后你花五萬都辦不了。
二手車交易商們說,由于這批備案車僅有一萬兩千輛左右,所以市場搶購火爆,現在花鄉二手車市場上80%的備案車已經賣出去了或者繳納了定金。他們預測,這個價格還可能上漲。
車販乙:我都沒和你要,三萬五萬也正常了,備案的車不多,在這里面的人都得多賣點錢。唯獨也就這一批,我們下把也就失業了,說實話掙你點錢,別有點舍不得。
車販甲:該出手時就出手吧,再不出手真不趕趟了。
對與備案車加價出售的現象,各方反應不一,業內有觀點認為對備案車放行能讓經銷商少受點損失。
但反對的聲音也不少,中消協法律顧問邱寶昌就認為,額外增加的負擔必然要轉移到消費者身上,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秩序。
一輛二手車市場價值在沒有政策之前是兩三萬,政策之后搖身一變上漲了幾倍,價格和價值嚴重背離,車上的虧損政府考慮到了,但是政府沒考慮到口子一開,讓消費者的負擔加重了。你平衡了一方面的利益,卻忽視了另一方面的利益,不能去考慮太少數人的利益,應該考慮公眾的利益。
記者就二手車加價的問題采訪花鄉二手車交易市場管理方,管理方表示不便接受采訪。
備案二手車價格上漲的現象已經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有媒體報道說,北京市發改委已經緊急約見了舊機動車交易市場負責人,商討解決之道。
那么,備案二手車帶牌銷售政策最終將如何出臺?新舊政策交替過程中如何保證公平?兼顧各方利益?中國之聲將繼續關注。
來源:中廣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