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竇驍周冬雨。
采訪春晚那些事兒
昨晚看央視春晚了吧?作為幾乎每年都去采訪的記者,品嘗這電視“年夜飯”時,可是心情復雜。毫不夸張地說,央視春晚是中國文娛采訪中難度最高的,因為晚會拒絕記者采訪。這就使得這個采訪任務成了社會新聞中的“暗訪”,或者特殊時期的“諜報人員”,文娛記者需通過“潛伏”、斗智斗勇才能平復各種“危險”,最終把“情報”送出去。下面,聽記者來詳解“采訪春晚那些事兒”!
進入央視:前后需過三道門
難度首先從“入門”開始——進入春晚彩排現場需要過三道門,頗有侯門深似海、林黛玉進賈府一樣的感覺。一般來說,人們都是從央視西門進入這座國家電視臺的,這是記者要過的第一道門,這個門有武警站崗,必須要你認識央視的人“開條”才可進入;接著你會進入到演播大廳的這道門,這道門也有武警站崗,就算你是趙本山,你也要拿證件或“條子”才能進入,另外,在通過這道門時,普通觀眾還需要過“安檢門”,跟登飛機一模一樣。
過完這關后,你將進入到央視演播大廳的走廊候播區。這里是一個環形的通道,通道的右手邊是央視最大的演播廳——一號演播大廳,即每年春晚的錄制地。左手邊呢,各個小門通向不同平米的小演播廳——一些日常的節目將在那里錄制。這個環形的通道區有一側是一排排椅子的休息區。每年春晚聯排期間,你常常可以在這里看到馮鞏、黃宏、金玉婷、潘長江等等明星面孔,當然更多的則是群眾演員。每到吃飯時,這里也將“散發”盒飯,大家就坐在椅子上吃,或者一些團體演員都蹲成一片集體餐。春晚帶妝彩排期間,這里還將設臨時的“春晚醫療站”,兩個醫生在這里替大家看些突發的小毛小病,另外,會有兩個武警帶著兩只警犬在這里巡視,檢查有沒有危險物品。
一號演播大廳:閑雜人等插翅難進
第三道門才是最難進的。這就是一號演播大廳的門。平時,這個環形的演播大廳開兩個門,一個是演員進出通道門,一個則是觀眾進出通道門。只要進出門就會被站在那里且戴著通話耳機的保安問,“你是哪個演出團體的?”——閑雜人等是不允許進的。一旦到了帶妝彩排,這里嚴格的連個蒼蠅也很難飛進去。帶觀眾的春晚彩排,進此門需要觀眾觀摩票,這票都是內部派發,極難搞到,而且就算你認識內部的人,能夠給你票,但人家知道你是記者,誰會冒這個險,拆自家的臺?
聽記者這么一描述,你可能想明白了,采訪春晚首先你必須積累一定的“人脈”,而且這人脈還必須是針對春晚十分“有效”的。大多數時候,記者們都能夠通過前兩道大門,有的呢,是通過演員團體帶進去,或者“冒充”熟識明星的助理、經紀人等等。但進入第三道大門,則相對嚴酷許多,有票的可以大搖大擺地當觀眾進,但這票太難搞到了——有記者拿到票,都激動地哭過。無票的呢,當著保安的面,插翅也難飛進去,有的記者冒充明星演出的助理跟進去,也只能看幾個節目,隨即就會被“轟”出來,因為候場區地方小不允許在里面待很久,演員演完必須要出去。
記錄春晚節目:須在監控者眼皮下完成
幸運地要到觀眾票的記者坐在觀眾席上看演出,這樣采訪夠輕松吧?不!演播大廳是明令禁止觀眾帶任何攝、錄、照像器材及各類包裹、各類軟硬包裝飲料的,所有觀眾進入一號演播大廳前,都要經過一個存包區,這里在工作人員的檢查下,你要把所有的包和相機等物品存起來。就算你成功地將相機帶進了演播大廳,考驗才剛剛開始,因為一號演播大廳內專門配備了巡視人員,一旦發現有拿相機甚至手機拍照的,立即沒收。這巡視人員并非一個人,而是分片區監視,共有四五人之多,這些人員有的是臨時雇傭的,有的則是央視工作人員。不過,熟知春晚“防火防盜防記者”這一套的記者們,在場內一看有人用鷹一樣的眼神到處在看觀眾,并適時地在一些通道內走動,就知道那是“敵人”。
“潛伏”進演播廳后,想把采訪任務完成,記者還需要展現間諜式的靈活、機智、大膽、心細。不過,即使現場劇組人員拿到的節目單,也為了保密極為簡化,所有節目都用一個字、兩個字代替。今年本報記者在采訪時,第二個登場開唱的宋祖英歌曲名為《天藍藍》,可是記者看到的劇組人員節目單,那上面只有一個字《天》,于是,本報率先報道出去后,這個節目很長一段時間都被誤認為是《天》。
明令禁止拍照:偷拍成功堪比“007”
記錄節目單的同時,你還要用各種方法記住那些小品的重點臺詞。文字記者們還要在這個“艱難”的場面里充當“攝影記者”,偷拍些演出照片。這難度就迅速增大了!很多記者都“栽”在這個環節上——不少記者都曾經有被帶到保安室“訓問”,并立即被轟出去的“痛苦經歷”。因為場內監控人員基本上90%會發現你,偷拍的幾率大概只有10%甚至更低。
一般手機偷拍是不能上版面的,報紙版面還需要像素高的,這就意味著你必須把相機帶進演播廳,順利通過安檢不被發現,然后還要順利地在監視人員的鼻子、眼皮底下打開相機,調近距離鏡頭進行拍攝——這一系列動作都需要在神不知鬼不覺的狀態下完成,是不是堪比“007”?本報記者今年在春晚劇組“蟄伏”了十幾天,作為文娛記者,可謂是打了一場“漂亮”的戰役——第一,全國第一個曝光春晚節目單,據新浪網統計,該節目單及消息當天是全國所有新聞中點擊率最高的,有過億的點擊數;第二,拍攝到幾乎全部的節目照片,以整版方式向大家提示這場中國最大綜藝節目的面貌,這在全國媒體中也是極為罕見的……
春晚幕后消息:使出渾身解數才能打聽到
不過,還需要講的是,事實上完成這兩項任務,也只是完成了春晚報道85%的任務,因為很多新聞是不會呈現在彩排現場的,而是在“幕后”游走。“小品王”趙本山的小品就是典型的例子,每年他不到后幾場帶妝彩排是不會亮相的。于是,記者們還需要使出渾身解數,通過各種關系渠道,打聽到近距離接觸趙本山小品的內容——這也是極高難度的,每次他排練,身邊加演員一起,不會超過10個人。因此,每年如果你看到趙本山的小品在彩排前提前曝光了,請向那些記者們致敬——這需要“掘地三尺”的精神才可完成。
另外,記者還要打通關系,找到各類“知情人士”,才能真正掌握每年春晚節目的動向。例如哪個小品被下了,哪個節目是“秘密武器”什么的。春晚劇組導演甚至發言人,還會適時地放些假消息,以混淆視聽。就像今年的周杰倫搭檔林志玲,中間波折很多,自消息曝光后,林志玲及導演組甚至公開否認來參加春晚,但是記者卻通過“知情人士”了解到,林志玲鐵定上春晚,于是才在報道中一直“未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