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照(化名)是哈爾濱一家大型旅行社員工,一畢業就在旅游行業工作。她做過計調,真正從事導游工作有兩年多。對于導游職業的看法,她總結成這么一句話:“做導游,一個淑女都可能變成潑婦。”
學生時代的照照學的是旅游管理專業,是班上成績最好的。那時候,她覺得自己前途光明,旅游業畢竟是一個朝陽產業,能吃、能玩,還能賺錢。暫且不提這些年來國家對旅游行業的大力支持,就憑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專業能力,也足以應付一份旅游界的工作了。在大四為期一年的實習時間里,她找了一家旅游公司并成為正式員工。“工作以后,實際接觸起來,就會覺得自己當初那么單純。有時感覺自己會瘋,這工作真的會把人逼瘋。”這種瘋狂并不僅僅指高強度的工作,更多的還有心理上受到的折磨。
“做導游以后,游客們都帶著有色眼鏡看我,認為我就是一個騙子,就是想盡辦法把他們的錢包騙空。其實我不是,我本善良,只是沒人相信作為導游還有什么善良可說。”照照在說這話時語氣中滿是無奈。
“一次,我接待來自河北石家莊的客人,一共22人。我們第一站去雪鄉,那里可能因為監管不力,很多東西當地人都是隨口要價。我們到了一個自費景點,大致上就是客人坐上馬拉的車或爬犁圍繞雪鄉走一圈,這個景點的價格是200元/人。我一說明情況,有的客人就說,‘你們導游真黑,200塊錢這么貴,我給你20塊就可以了。’說實話,你到那里看,也會覺得景點不值這個價錢,但是我們導游并不參與景點門票價格的制定,客人不管花了多少錢,我們在一個項目上一個游客只賺5元,換句話說,就算22個人全部都參加這個項目,那么我賺的也只有110元,其余的利潤是公司的。但是客人不相信我,他們認定了旅游的成本其實很便宜,就是導游黑而已。對此我又不能解釋太多,不然客人又覺得我是強迫他們消費,所以我只能說:請大家支持我們的工作。但是客人們當然就不愿意了,就跟我鬧。”照照所講述的只是她帶團時的一個小片段。
“其實,國內游客到旅行社報名,很多時候他們付的錢是低于旅游成本的。比如說,一個人從北京到哈爾濱玩,在組團社報名時交900元,里面包括住宿費、門票、餐費、車費、導服費和往返大交通,可是,客人所報的組團社,只給我們(地接社)700元,甚至更少,那么200元的差價就要想辦法填滿(地接社)才不會虧本。所以游客來了以后,我們帶著玩,賭的就是他們在這邊的購物和自費景點能多花錢。”照照說。
另一方面,游客來旅游,交通、服務等都是需要人來安排的。游客越多,需要的服務人員越多,可是導游付出的越多,得到的收入卻不成正比。照照給筆者講起新年小長假她帶的哈爾濱市一日游的行程:“早上8點到賓館接客人,因為是散客拼團,所以還要去火車站接3位游客。等接到這3個人已是上午10點。原本第一站應該去龍塔沒有去成,直接帶客人去索菲亞教堂,然后看冬泳,去兩個購物店,吃午餐。下午去太陽島雪博會,晚上看冰雪大世界,最后一站是莫斯科大劇院。我凌晨1點多才回家。”旺季,類似情況對照照來說是家常便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