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清華大學老師王丹:鼓勵畢業生去地方工作
清華大學就業指導中心王丹老師稱,今年用人單位的熱情較高,積極踴躍地提早來學校攬才。截至目前,清華的簽約率進度基本與去年持平,因為盡管用人單位和研究生“一見鐘情”的情況比較多,但“閃婚”的少,因為研究生在擇業的時候往往比較慎重,一般會多考慮幾家。王老師表示,由于清華很多本科生畢業選擇繼續深造,因此目前就業以研究生就業為主體。來校園大型招聘會的一些用人單位如果在學歷上作出要求,如直接表明招研究生以上學歷,那么研究生的選擇相比本科生更寬泛、靈活一些。“可塑性強、實際操作類型的崗位更適合本科生,而應用型的崗位更適合研究生。”
對于限購令是否會對研究生造成心態上的影響,王老師稱,“我上午和學生聊天時,他們提到了幸福指數,可見目前同學就業心態比較平和,會對未來的發展作出綜合考慮。據王老師介紹,今年鼓勵畢業生去地方基層工作也是清華就業工作的一個特色。目前,包括研究生在內的十幾名定向選調生已經與重慶、廣西等地地方單位簽約。
職業顧問郝健:研究生重新考量幸福感
智聯招聘網資深職業顧問郝健告訴記者,今年的求職者比去年增加了三分之一,而崗位增加了將近一半,因此今年的就業形勢相對樂觀。“以前低學歷求職者更容易選擇離開北京發展,去年年底已經出現高學歷畢業生去二線城市謀求幸福的趨勢,這可能與近期北京的車房限購令也有些關聯。”郝健稱,碩士研究生由于投入了時間精力等成本,對于投資回報的期望值更高,取舍斟酌更多。但目前的情況是,研究生放棄了兩年工作機會,在技能經驗上不如本科職高的學生,盡管理論過硬,但與除研發以外的崗位的實際需求存在差距,有夾在中間的感覺,加之一線城市生活成本較高,發展迅速的二線城市也提供了很多就業機會,這都導致碩士研究生對于“幸福感”重新考量。
郝健稱,未來金融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可能大部分還會選擇在上海發展,文化教育傳媒類研究生則選擇留北京。而其他專業實用型崗位的人才選擇二線城市棲身的趨勢將逐步明顯。
回放
北大女碩士要當油漆工
出生于河南南陽的蘇黎杰,2005年從北大畢業留京后,她在大學里教過書,也在公司里任過職,曾一度努力地想融入大城市的生活,但總感覺工作和生活狀態不理想,甚至有置身繁華都市之外的落寞感。2009年12月,她毅然放棄大城市的工作,回到了家鄉。
由于蘇黎杰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沒有收入,生活還得依靠父母。今年年初,她看到一家裝飾企業免費培訓油漆工的時候,就果斷地報名參加。名牌大學的研究生學油漆工,此事經過媒體報道后引起廣泛爭議,有人認為這是社會的悲哀,人才的浪費。但蘇黎杰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從來不覺得體力勞動有什么丟人的!這也是靠自己的勞動吃飯,藝多不壓身。”
來源:北京晨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