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的錢,怎么花
那為何作此規定,其初衷是什么?陳云良坦言,之所以這么做,實在是村里太窮,“材料上寫村民人均年收入是七八千,其實根本沒有,目前村里還欠下外債15萬元”。
新勝村位于街亭南部,由恒慕、黎明、板橋、花明等4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共有963戶人家,總人口為2706人,是街亭鎮第一大村。但是村經濟發展相對滯后,村集體經濟較為薄弱。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村中的青壯年大多出外打工,只有老人、婦女和小孩留在村里。
據知情人透露,自2007年施行這項規定以來,已有20多人發展為正式黨員。如果按每人6000元計,已有10多萬元“捐款”。那所收款項去向如何?有否被中飽私囊?如果沒有,是被收歸村集體經濟還是劃入黨建經費?
“一年收上來的錢根本沒多少,去年入黨人數為兩人,小小一個村,各項支出開銷其實很大,一下就用完了?!标愒屏冀o記者算了幾筆賬:全村共有黨員148人,開會時每人給50元誤工費,光是一次會議支出就是7000多元;每年給村里70歲以上的老黨員發100元等;建水庫、修公路等公共設施建設……這些都要村里出錢。
當記者問及是否有公開的賬目明細。陳云良表示“有”,但他沒有出示給記者看。
入了黨,圖什么
盡管“入黨”的“捐款”金額不小,村民們也頗有微詞,但不少人依然表現出很高的積極性。不少村民向記者道出其中的緣由。
村民許國生反映:“我們聽到的是,有的人為了入黨,捐了1萬多元,有的人就算交了錢也不一定能入。其實,一些人想入黨,是為了今后的‘好處’。”
有村民說,所謂的“好處”就是:黨員開會能拿誤工費,過節能發過節費,村黨組織換屆選舉時還有選舉和被選舉權等。
事實上,黨員的“好處”遠不止這些。村民袁阿姨的兒子在城里有兩間廠房和一間店鋪,生意越做越紅火的他感覺黨員身份的重要。“黨員貸款相對容易,而且做生意時,別人一看你這么年輕就是個黨員,也會產生信任感?!?/p>
在村民心目中,黨員身份變得“金貴”,也讓所謂的明碼標價入黨有了市場。不少村民反映,入黨動員捐款其實不僅是在新勝村,其他一些村也一定程度存在。村民老傅說,當然一般都不會明說,但是如果不交錢,入黨就會很難。他覺得,如果將黨員身份與金錢劃上等號,讓入黨動機不純的人入黨,會影響黨員在村民心中的形象,這對于那些在農村實實在在為群眾辦實事的黨員也是一種無形的傷害。
有村民認為,以捐款多少來考核入黨對象是否合格,更是歪曲了入黨的標準,把那些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但家庭并不富裕的人拒之門外。
眾多網友認為,這樣的做法,荒唐之極。網友“紹興小人物”反問:“這么說,只要有錢,不管誰都可以入黨嗎?難道黨員的標準是用錢來衡量的嗎?”網友“草地”認為,入黨是要在思想上、行動上符合黨章要求,在黨的工作中發揮先進模范作用,入黨對象要不要捐款,并不需要有人絞盡腦汁、費心動員。
■專家觀點
省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副教授王侃:《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年滿十八歲的中國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分子,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愿意參加黨的一個組織并在其中積極工作、執行黨的決議和按期交納黨費的,可以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如果諸暨街亭鎮新勝村真有入黨交錢一事,就是嚴重違反了黨章黨紀。此外,所謂的一些活動支出也是沒有根據的,如黨員開會討論事務本是義務,黨紀黨規中并沒有誤工費一說。黨員不能變相“搞特殊”、“領補貼”。
來源:浙江日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