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善老人張忠泉其人
出生于1928年2月的張忠泉,是東臺市人,中共黨員,省勞動模范,1983年7月從鹽城市建筑總公司(現已更名為建興建工集團)退休。因他多次向社會捐款,立遺囑設立公益事業基金,其義舉早在1996年就被評為“鹽城十佳文明新事”。去年,他又將撿破爛等積蓄的10萬元,捐給鹽城市慈善會用于救災。
張忠泉從15歲開始就為地主打短工,做過纖夫,踏過三輪車,做過小生意,還被國民黨抓過壯丁。1959年9月,進入鹽城專區建筑工程處一工區做修車工。參加工作后,張忠泉就多次以單位名義或“學雷鋒”等化名向受災地方捐款,幫助社會上的弱勢群體。1965年5月,被表彰為江蘇省“先進工作者”、“五好職工”。1982年5月,被授予“江蘇省勞動模范”。1983年7月退休后,仍然捐款不止。半個世紀來,僅郵政匯款單就有100多張。由于張忠泉向社會捐助的錢,大多數是靠做小生意或撿破爛積攢而來,也因此被社會譽為“雷鋒式老人”。
這位執著的“癡”善老人,因為遠超常人的行善之舉,也曾遭受過不能承受之苦:遭人非議,妻離女散……他的鄰居們就曾說,以前張忠泉每天很早就推車出去賣東西了,賺的錢自己一分舍不得用,聚積起來都捐了。而他自己的早飯和中飯,都是早上做好了放在飯盒里帶在路上吃,一般都是青菜豆腐之類的素菜,他計劃自己每天的生活費不超過2元錢。
在去年捐出10萬元之后,他甚至拒絕了市慈善總會頒發的證書,他說:“我不要(捐贈證書)。我只希望我能夠幫助受災的人,只想留下精神,教育下一代。”
來源:揚子晚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