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玩家”的至寶
對于文物大家、“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大圣遺音”是他最重要、最珍愛的兩件藏品之一。王世襄記錄所藏珍品的《自珍集》中,唐“大圣遺音”琴與明宋牧仲大畫案是兩大鎮(zhèn)室之寶。
“1940年代,王世襄傾盡家產(chǎn),才換得這把古琴,之后,這把唐琴伴隨王老夫婦近60年。直到2003年,王世襄夫人去世之后,他這把琴在嘉德拍賣。當(dāng)年的收藏家收藏8年之后,又拿到嘉德再次拍賣。”劉越說。
實(shí)際上,王世襄一生雖然藏好眾多,但是他和夫人都對古琴情有獨(dú)鐘,甚至自稱“琴奴”。王世襄先生所藏古琴有1把唐琴、4把宋琴、1把元琴和3把明琴,其中有不少已經(jīng)陸續(xù)出現(xiàn)在拍賣場上。
這把“大圣遺音”琴更早的收藏者是民國初年的古琴名家錫寶臣先生。1946年春天,王世襄請老一輩古琴名家汪孟舒一同拜訪錫寶臣的孫子章澤川。章澤川深知汪孟舒與其祖父錫寶臣是多年琴友,鑒于這份感情,才同意將錫寶臣舊藏的兩件古琴讓予了王世襄,一把便是“大圣遺音”琴,另一把是明代的“金聲”蕉葉式琴。
為了得到“大圣遺音”,當(dāng)時(shí)經(jīng)濟(jì)上并不寬裕的王世襄只好用夫人的三件首飾和日本版《唐宋元明名畫大觀》換得黃金約五兩,又加上三枚翡翠戒指才如愿,其中一枚戒指還是王世襄母親的遺物,可謂“傾其所有”。
之后,這把古琴一直伴隨著王世襄夫婦,而且在“文革”抄家時(shí),幾乎所有藏品都被抄走,只有這把“大圣遺音”因?yàn)楫?dāng)時(shí)放在王世襄辦公室中而得以幸免。直到2003年,王世襄因?yàn)椤扒俚牧硪晃恢魅艘呀?jīng)不在了”而將其拿出拍賣。這把古琴一共陪伴二老55年。
來源: 中國經(jīng)濟(jì)周刊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