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饋鏈接】網絡里也不會“掉餡餅”
“中國網事”記者調查發現,兼職網絡打字員的騙局,不少網友都經歷過,有的網友還把這種騙術進行了透徹的分析:按照招聘廣告上的酬勞,每1萬字可收入1000元。一般打字連小學生都會,每天工作幾個小時,每月收入就能達到幾萬元,難道這該能讓人相信嗎?
網友指出,這種騙局的套路其實“很土”,無非是用招聘做由頭,以押金、保證金、服裝費等等名義,騙應聘者交錢,等拿到錢,騙子立即玩“失蹤”。
在烏魯木齊一名專門從事速錄工作的呂小姐說,10萬字的文稿,她只需要一天時間就能打完。如果按照招聘廣告上的酬勞,一個普通的速錄員每天只要工作幾個小時,每個月的收入就能達到30萬元。
“作為專業人才,每個月的收入也不過保持在4000元左右,根本不可能達到30萬元之巨,更何況一般的兼職打字員。”呂小姐說。
警方提醒,騙子的騙術其實并不十分高明,是將以往在報紙等傳統媒體上實施的詐騙形式搬到了網絡上,利用網絡的開放性、不確定性、匿名性等特征進行違法犯罪活動,只要廣大網民擦亮眼睛,保持清醒,很容易識破騙子的伎倆。
一要看網站服務器地址。網民可將所謂的出版社網站域名在域名查詢網站上查一下,如果地址在境外,則大多數屬于詐騙網站,地址在境內的,可以進一步核對對方信息,發現明顯不對的就要當心。
二要看網站頁面和內容。看有無正規的工商注冊、ICP認證、聯系方式等,詐騙網站一般會使用點不開的照片貼圖迷惑人,只留QQ號而沒有固定電話等信息,聯系人也只稱X先生、X小姐。這些網頁經常從別的網站鏈接一些圖書資料,大多在首頁醒目位置放置所謂的“工資發放清單”,如“某省某某工資9500元”等等,以迷惑網民。看到類似的信息,可上網搜索一下這些網站名稱,看評價如何,有無投訴等。
三是保持冷靜,不貪小便宜。尤其是使用網絡、手機等方式與陌生人打交道,一旦涉及到匯款、銀行卡、身份證等敏感信息,先三思而后行,不要輕易出手。
來源:新華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