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細如發絲的血管上進針
喝奶、大小便、呼吸……這些必須的日常活動,對小小而言都是艱難的。為此,省兒童醫院新生兒科臨時抽調4名護士組成特護組,用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人盯人”的方法護理小小。
據介紹,對小小的護理,每日必須的靜脈輸液不僅技術難度大,而且每次進針都是對小小的創傷。每次輸液時,護士雙手要在保溫箱中操作,要在克服視覺差的前提下“一針見血”地扎進小小細如頭發絲的血管。為了減少穿刺給小小帶來的創傷和感染,除了采用特制的心電監護探頭外,在小小入院的第三天,新生兒科的專家們順利向小小體內置入了內徑只有0.36毫米的臍靜脈置管,給藥、營養補充等都通過這一通道。
小小每天的奶量、補液量都必須根據體重精確配制。因此,護士每天接班首先給小小稱體重。由于小小全身血液不足50毫升,因此每次抽血化驗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限量抽取的,即使是0.5毫升血液的流失對他來說都是一個重重的打擊。
如何避免生出袖珍嬰兒
近幾年來,省兒童醫院收治的早產兒有明顯增多的趨勢。多胎產婦出現早產兒的概率比較大,另外,孕婦壓力增大、助產技術的濫用等與早產兒增多也有一定的關系。此外,孕婦飲酒、吸煙、濫用藥物、微量元素缺乏,胎盤早剝、前置胎盤等也可能出現早產低體重兒。有資料顯示,此前2006年在省兒童醫院被成功救治的來自江西銅鼓的“陳湘益”出生時體重僅500克,是當時全國救治成功的體重最輕的早產兒。
要想避免出現袖珍嬰兒,關鍵是要防止早產的發生。高喜容表示,作為準媽媽,盡量不要太疲勞,不要經常加班熬夜,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在懷孕24至34周時,孕婦有可能會出現早產,所以孕婦必須要注意定時做產前檢查,發現產前出血和先兆早產征象要及時請醫生診治。
來源:長沙晚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