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一農貿市場內正在出售的頂花尚未枯萎脫落的蔬菜(7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健 攝
記者在基層采訪中發現,菜農使用“催熟劑”用法用量難以監控。“這種‘催熟劑’用多少都是根據經驗。到底有沒有毒害,我們也不是很清楚,具體也沒人來管。”一些地方的菜農說,有了“催熟劑”,想讓它什么時候紅,它就什么時候紅。如果想成熟快一點就把濃度配大一點,想遲成熟幾天,就把濃度配低一點。
江蘇南京市的黃姓菜農告訴記者,盡管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重視,現在批發市場檢查也比以前要嚴格,但主要查的是農藥殘留量,并沒有檢測激素類用藥的情況。
一些基層農業部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在“無公害蔬菜”的檢測體系當中,沒有“催熟劑”的相關檢測指標,尚缺乏相應的檢測標準和檢測手段,因此無法判斷植物激素的使用是否過量。這方面確實是盲點。
來源:新華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