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者的“低收入心態”
物價不斷攀高導致不少人“囊中羞澀”,這不僅帶來了居民消費數量、層次的下降以及消費方式的變化,而且可能使中產階層減少,導致社會結構發生變化。本刊記者已經感受到了不少細微變化。
居民日常性消費行為趨向“節衣縮食、精打細算”。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對廣東地區2000多名居民的抽樣調查發現,高達八成受訪居民預期2011全年當地物價“明顯上漲”或“有所上漲”。其中,預期“明顯上漲”的較2009年大幅上升近20個百分點,高達63.9%的人表示有打算壓縮日常消費支出。
教育學習等素質提升消費及文化、娛樂等發展型消費行為受到抑制。在廣州一家物流公司工作的魏光告訴本刊記者,他月工資3000多元,因為英語比較差,他曾參加過一些培訓班,以提高自己的英語,但近幾個月只能維持基本生活花銷,已無財力去承擔培訓費。蔡文雅也有同感,“物價上漲之前每個月能余下1000元左右去旅行。現在這點結余都被漲價‘吃’掉了。”
購買力下降導致中產階層消費方式發生新變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網購和團購的日漸流行。現在,許多城市白領不得不放下身段,像街坊大媽那樣光顧地攤、流動攤販。
“物價上漲造成的生存環境變化還帶來了心態失衡問題。”研究人士告訴本刊記者,城市白領一族原來屬于對價格不太敏感的群體,然而本輪物價上漲卻引發了他們焦慮、悲觀、失望等負面情緒,“尤其是其家庭收支鏈十分脆弱,‘月光族’、‘負翁’十分普遍,其心態動蕩暗藏重重隱憂,甚至造成其安全感缺失、被剝奪感加重、價值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