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軟科技學院”的校門口沒有學校名稱的招牌,相關的廣告掛在學生宿舍樓的墻外。記者 來揚 攝

“北軟科技學院”發出的2011年“新生錄取通知書”左下方有一處加了紅色邊框、類似印章的紅色印刷文字:“本校是經國家教育部備案北京市教委批準的全日制高校”。 實習生 方磊 攝
近期,各地高校紛紛開學,大學新生陸續走進校園。但對河北籍學生馬驍棟(化名)來說,發生在半個多月前的報到經歷有些灰色。
錄取馬驍棟的“北軟科技學院”被證實是一所未在北京市教委注冊,不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大學”。馬驍棟和他父母的報到之行,最終變成了“北軟科技學院一日游”,一家人只在學校宿舍里住了一晚,就辦理了退學手續回家。
像馬驍棟這樣,在報到后發現自己被忽悠的考生并不少。據馬驍棟的父親回憶,“有很多家長在咨詢完后感覺上了當,當天就有20多個學生排隊辦理退學手續”。今年前去“北軟科技學院”報到的新生以東北的考生居多,約有兩三百人。而留在學校接待新生和家長的大二學生大多數也來自東北。
進入9月,各地高校紛紛開學,大學新生陸續走進校園,開啟一段嶄新的求學歷程。但對河北籍學生馬驍棟(化名)來說,發生在半個多月前的報到經歷有些灰色。
錄取馬驍棟的“北軟科技學院”被證實是一所未在北京市教委注冊,不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大學”。馬驍棟和他父母的報到之行,最終變成了“北軟科技學院一日游”,一家人只在學校宿舍里住了一晚,就辦理了退學手續回家。
“我再也不去那個學校了,徹底被欺騙了。”馬驍棟說。
班主任推薦“北軟”招生人員
據馬驍棟回憶,今年4月13日,一個自稱來自“北軟科技學院”的老師來到他所在的班級做招生宣傳。當時,馬驍棟和其他高三同學正在緊張備考。
“孩子回到家后對我們說,班主任推薦了一個大學招生的工作人員。我們看到宣傳單上寫著,北軟科技學院是中央民族大學的下屬學院,感覺挺不錯,就動了心想讓孩子選這個學校。”馬驍棟的父親馬先生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
無獨有偶,今年5月,山東籍學生徐杰磊(化名)也拿到了由高中班主任發放的“北軟科技學院”的招生宣傳冊。
“宣傳冊上說,‘北軟科技學院’是北京自修大學和中央民族大學合辦的,畢業后能拿到中央民族大學的文憑。”徐杰磊的父親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北軟科技學院’招生辦的一位老師還特意打了一個‘父子’比喻,表示中央民族大學是‘父親’,北軟科技學院是‘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