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開賬單有啥“壓力”
或許很多大學生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大一報到,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走進校園,當有學長或者老師問起帶了些什么東西時,自己往往輕描淡寫的回答上一句:沒什么,都是些生活用品。即使分配了宿舍,剛開始時,舍友之間也難免遮遮掩掩,誰也不想自己的入學賬單被公開。
“我覺得我來之前去了很多地方旅游,我就不會到處去講,沒什么好講的,再說,講了說不定還會有同學覺得自己太愛顯擺?!睂τ谶@種情況,張可認為確實存在,而同樣表示贊同的,還有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與傳播系新生盧雨兮。今年夏天,盧雨兮取得了較為滿意的高考成績,加上以前的手機出了毛病,順理成章的,在開學之前,父母給她買了一部新手機,某品牌新款,價格不低。雖然是舊手機出問題后新買的,自己喜歡,父母也樂意,家庭條件也承受得起,可是面對記者,盧雨兮還是講出了自己的一點顧慮:“畢竟這手機不便宜,有的同學也不多,所以還是怕大家對我有些別的看法,覺得我家是不是很有錢。”
顯然,面對著一份份被大家曬出,繼而再被熱烈討論的入學賬單,像盧雨兮一樣的新生,莫名地有了一種心理壓力:因為入學賬單里有某些高消費,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打上“富人”的標簽。
■ 家長心態帶動賬單變遷
若要讓家長們回憶當年自己的入學賬單,估計所有家長都會感嘆:遠不及子女現在的十分之一精彩。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新生劉蔚的父親劉先生回憶到,當年,自己一個人到學校報到,隨身就只帶了床單被褥,到校后除了飯盒和水壺,很少再買過其他東西。而現在,劉先生指了指,身邊整整堆了六包行李。
辛苦將孩子送入大學,為人父母,難免要準備些東西。小到家鄉特產,大到電子產品。“買了點家鄉的特產,自己還做了些,怕他來了吃不適應,好慢慢調整?!眲⑽档哪赣H張女士向記者說道,同時,她也說,無論是她還是劉蔚的父親,以前讀書時,都沒有過這種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