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
給糞車開路憑耐心
“剛工作時也不習慣,條件反射,總惡心。”普鳳啟喝了口杯子里的花茶說。他原籍在河北農村,以前他也曾想過換工作,但后來錯過了機會。
32年來,由于脾氣隨和、說話幽默,普鳳啟的工作比較順利。有時候,看著那些穿著時髦的男女捂著鼻子從身邊走過,心里也不舒服,他自己也假裝沒看到,一笑而過。
抽糞、運糞,程序簡單,卻經常遭人責難,還要不時和胡同里的人搞好關系。他負責的另一個糞井位于法華寺東街,兩輛車停在胡同里擋住糞車的路。不過,碰巧一個司機出來遛彎、另一輛車上留有挪車電話,普鳳啟和車主熱情地說了幾句話,兩車順利挪開。
“倒,再倒!”普鳳啟下車指揮糞車倒車,由于胡同狹窄只能倒著進,后視鏡全部收起,1.5米寬的糞車與胡同墻壁僅兩個指頭的距離。巷子較深,還遇到兩個直角彎,20多米的距離,倒了20分鐘才到糞井。
他們也經常遇到別人的刁難,“你不就是抽大糞的嗎?”這樣的語言讓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有的人不愿意挪車,甩了一句“等著!”之后,去了廁所抽煙,蹲了半小時才出來。在普鳳啟看來,相比以前人們目光的酸溜溜和刻薄,現在好多了。“誰讓我選擇了這份職業呢。”他笑了笑。
每當有人問自己的職業,他這樣介紹“是清潔隊的”。
動力
前輩贏得新工人尊重
草橋糞便消納站是抽糞工最集中的地方,這里多了一些80、90后的面孔,戴著戒指、扎著耳釘。“以前不知道‘時傳祥’,現在親身體會抽糞工的辛苦。”90后的小段對普鳳啟等老前輩充滿敬意。
小段工作時是戴著口罩的,有時抱著充滿糞便的管子,七八十斤,壓得胳膊直疼。和普鳳啟不同,年輕的抽糞工們面對嘲諷有時候會很沖動。前不久,一個賣菜商販的車壓住了糞井蓋,為了挪車,年輕工人李萌和商販打了起來,她的手被咬了一口、腿也受了傷。“賣菜的都看不起我們。”小段說。
一名80后男抽糞工指著自己的工作服,上面濺有糞便污漬,“覺得臭味已經入到骨子里了。”
“我們也喜歡和普師傅開玩笑。”年輕的抽糞工們說,平時跟他也能學到不少東西,嘴巴甜一點兒,“大哥”“大爺”叫著,之后的麻煩也會少很多。
他們也告訴記者,與辛苦的勞動相比,抽糞工的收入也有些少,工資加獎金一個月不到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