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2 如此家教,孩子怎能快樂?
“狼爸”回應:孩子并不理解什么是快樂
“南京市十佳家長”、作家張姬雯:“狼爸”蕭百佑定下了“嚴苛”的家規:不允許看電視,除了新聞;不許隨便喝可樂;不允許隨便打開冰箱門;甚至不能開空調等。孩子們只要觸犯任何一條,就要接受雞毛撣子的懲罰。兒子蕭堯也曾說過:“記憶里,只有一次,毫無顧忌地玩,讓我感覺到童年的無憂無慮。真希望這樣的生活能在童年里多出現幾次。爸爸無疑是成功的,但我們也失去了童年時該有的快樂。”在“狼爸”蕭百佑的管理下,孩子不可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狼爸”回應:蕭百佑認為孩子對于快樂或痛苦,并沒有本質上的認識。蕭百佑透露,他知道三女兒蕭簫曾經在日記中寫過“我沒有快樂童年”,但他并沒有理會女兒的想法。他認為,孩子對快樂或痛苦的認識是建立在與其他孩子對比的基礎上:別人不能玩,自己能玩,就快樂;反之,則痛苦。所以,孩子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快樂。今后對童年的認識也是建立在回憶上的。“現在,他們考上了北京大學,在學生階段取得了成功。所以,我相信以后他們在回憶童年時,肯定認為是快樂的。”
質疑3 不要在意光鮮的表面,而要關注孩子內心
“狼爸”回應:會多和孩子溝通,但不會放棄“打”
南京一中特級教師黃侃:“狼爸”的三個孩子考上北大,但他們的內心世界并不一定如外表那么光鮮靚麗,他們心里也許比較壓抑、痛苦。無論怎么“打”,都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傷害;一個成年人打一個孩子,在我看來,就是以強凌弱的表現。我希望“狼爸”蕭百佑能與孩子多溝通,了解孩子的感情,避免悲劇重演。
“狼爸”回應:蕭百佑表示他并非像外界所描述的那么“冷血”,他之所以動手打孩子,完全是出于對子女的愛。蕭百佑告訴記者,上世紀九十年代,他為了教育年幼的孩子,幾乎放棄了工作,始終沒能提拔。“一個副科長,我就干了十年,”蕭百佑說,“我敢說,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最負責任的父親。”蕭百佑還告訴記者,“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并非他的原話。據介紹,到現在,全國各地已有30多個孩子被父母送到蕭百佑家中,利用寒暑假,接受“狼爸式”教育。蕭百佑還希望在退休后,建一所私塾,為社會提供服務。
在得知黃侃老師的經歷后,“狼爸”蕭百佑表示會反思自己的家教方式,在日后會與孩子做更多溝通。
來源:揚子晚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