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代表團在南非德班的氣候會議上向記者透漏了“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目標和主要措施,中國將按照國務院通過的《“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到2015年通過各項措施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的目標。
根據方案,“十二五”期間的溫室氣體排放指標被分配到各省、區、市,要求各地大力推進節能降耗,加快建立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同時,備受市場關注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再次被著重強調。
中國政府“十二五”期間計劃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到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分別提高到47%和8%左右;大力推進節能降耗,到2015年形成3億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積極發展低碳能源,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達到11.4%;努力增加碳匯,新增森林面積125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積量增加6億立方米;控制非能源活動溫室氣體排放;加強高排放產品節約與替代。
此外,中國政府還將扎實推進低碳省區和城市試點,開展低碳產業試驗園、低碳社區、低碳商業和低碳產品的試點。這一方案的最大亮點在于,中國將通過建立自愿減排交易機制、加強碳排放交易支撐體系建設等措施,探索碳排放交易試點。在“十二五”規劃完成后,中國將有望擁有自己的區域性“碳排放交易系統”(ETS)。
中國代表團說,“十二五”期間中國將建立溫室氣體排放基礎統計制度,加強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工作。另一大亮點在于,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要將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明確任務,落實責任,確保完成本地區目標任務;為了完善工作機制,還要將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指標完成情況納入各地區、行業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和干部政績考核體系。
同時,中國將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建立自愿減排交易機制,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加強碳排放交易支撐體系建設。中國還要大力推動全社會低碳行動發揮公共機構示范作用,推進低碳理念進機關、進校園、進場館和進軍營。推動行業開展減碳行動,提高公眾參與意識。
中國還會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加強履約工作。按照《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的要求,及時編制和提交國家履約信息通報,繼續推動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實施;強化務實合作。方案對目標任務作了分解,明確了各地區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指標。
附表:
“十二五”各地區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指標
地區
|
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
備注: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下降
|
北 京
|
18
|
17
|
天 津
|
19
|
18
|
河 北
|
18
|
17
|
山 西
|
17
|
16
|
內蒙古
|
16
|
15
|
遼 寧
|
18
|
17
|
吉 林
|
17
|
16
|
黑龍江
|
16
|
16
|
上 海
|
19
|
18
|
江 蘇
|
19
|
18
|
浙 江
|
19
|
18
|
安 徽
|
17
|
16
|
福 建
|
17.5
|
16
|
江 西
|
17
|
16
|
山 東
|
18
|
17
|
河 南
|
17
|
16
|
湖 北
|
17
|
16
|
湖 南
|
17
|
16
|
廣 東
|
19.5
|
18
|
廣 西
|
16
|
15
|
海 南
|
11
|
10
|
重 慶
|
17
|
16
|
四 川
|
17.5
|
16
|
貴 州
|
16
|
15
|
云 南
|
16.5
|
15
|
西 藏
|
10
|
10
|
陜 西
|
17
|
16
|
甘 肅
|
16
|
15
|
青 海
|
10
|
10
|
寧 夏
|
16
|
15
|
新 疆
|
11
|
10
|
來源:中國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