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曬小偷“黑話”:胸前叫天窗后口袋叫馬后
不過,對于學黑話防失竊的做法,安警官倒是覺得并非一定要去做。“如果市民有興趣,可以學一點,但是防失竊,最重要的還是要在公共場合提高警惕。”安警官說,“在人多擁擠的地方,比如公交車上,地鐵上和地鐵站里,大商場或者超市的門前。一定要提高警惕。其次,在年底這個時候,最好把貴重物品,錢包貼身放,不要放到外套口袋里。再有,走在路上或者進建筑物門口,突然有人碰你一下,或者從邊上夾住你,這時不僅要及時注意自己的財物。和別人保持距離,小偷畢竟不是魔術師,他跟你有了距離,也就偷不到你的東西了。”
不過,安警官也告訴廣大市民,只要自己提高警惕,小偷并不可怕。“我們的反扒隊員,都是熟練掌握小偷黑話的,他們只要在公開場合講了黑話,等于就進入了我們反扒隊員的法網之中。我們也有信心保護廣大市民的財產安全。”安警官最后說。
專家解碼
黑話如同密電碼 一旦被破譯就完了
黑話,又叫切口,字典里對于它的介紹大概起源于唐朝,起初是生意往來時的隱語,后來因為非法貿易的興起逐漸發展,再后來演變為江湖武人的用語。說到這,可能有讀者會問,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這些小偷為什么還要保留“黑話”這種溝通方式呢?
對此,南京師范大學劉麗麗教授告訴記者,所謂黑話,其實是自己一伙人約定的秘密語言。這種語言有自己特別的語言規定,比如在聲母韻母或者音調上和一般語言不同,或者說得更形象。現在人使用的“黑話”,并不是從歷史上傳承下來的,因為黑話是特定人群內部使用的語言,根本不可能有文字記載,而特定人群對于黑話的傳承,現代語言學無法對其跟蹤研究。“但是,黑話有很多特殊的功能,讓特殊人群非常需要它。首先,黑話是特定人群的特殊規定語言,特定人群可以根據黑話確認另外一個人到底是不是同伙。這對于團隊安全最為重要。此外,黑話語言形象,交流方便,在特殊人群做事時,這種方便溝通的語言,可以讓他們迅速行動。”劉教授告訴記者。而從劉教授的話中,我們也不難聽出,黑話就如同密電碼,一旦被人破譯,說出這些話無異于自我暴露!所以,對于掌握這些話的反扒民警來說,小偷一說出這種話,就離被擒不遠了。
來源:揚子晚報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