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七成中國家庭覺得較幸福 需要三類服務
在中國人眼中,什么樣的家庭最幸福?答案竟然出奇地簡單——家人身心健康、與鄰居關系融洽。中國人口宣教中心、中國社科院近日發(fā)布《中國家庭幸福感熱點問題調研報告》,70%的中國家庭覺得比較幸福。
鄰居決定你的幸福感
調查顯示,“家人身心健康”、“與父母關系和諧”、“與鄰里關系融洽”和“中等收入水平”的家庭要比其他家庭更幸福一些。有意思的是,收入并沒有出現在“幸福感最強的家庭”中,而人們的幸福感也并沒有隨著收入的提高而增加,高收入家庭的幸福感甚至比不過中等收入的家庭。讓人意想不到的卻是“鄰里關系融洽”成為“最幸福家庭”的一項指標。而與鄰居“從不來往”的人幸福感要差很多。調查者分析認為,鄰里關系融洽不僅讓人感覺幸福,更讓人感覺安全。這也從另一個角度顯示出安全感是家庭幸福的重要一環(huán)。
而立之年最幸福
年齡在30歲到34歲之間的人家庭幸福感評分最高,其次是29歲以下的調查對象;而年齡在35歲以上的調查對象家庭幸福感評分最低。此外,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到家庭的幸福。從婚姻狀況來看,已婚者的家庭幸福感最高,離婚或喪偶者是家庭幸福感最低的一類。相應地,3口之家最幸福,4人及以上家庭次之,其次是2人家庭。1人家庭的幸福感最差。
親子關系影響大
親子關系對家庭幸福感有顯著的影響。家庭幸福感的評分隨受訪者與子女交流時間的增加而提高。每天與子女交流超過2小時的家庭更幸福。與子女幾乎沒有交流的家庭幸福感最差。由此看,比較好的親子關系與更多的交流能夠提高家庭的幸福感。
婆媳翁婿關系處理好
家庭不幸福的受訪者普遍認為,“婆媳、翁婿關系緊張”、“夫妻溝通不好”和“工作壓力大”是導致不幸福的罪魁禍首。調查者認為,與配偶父母之間的關系是家庭中需要首先處理好的,而工作壓力大對家庭造成的影響也不能忽視。此外,“收入低”排在影響家庭幸福感的第四位,反映出家庭經濟基礎的重要性。
家庭最需要三類服務
受訪者最需要幫助的三項內容是:親子關系、家庭教育咨詢;婚姻與家庭關系指導;嬰幼兒托管服務。此外,對老人的護理和贍養(yǎng)需求也占相當的比例。但是,面向家庭提供以上服務的社區(qū)機構還相當欠缺,無論從質量和數量上都遠遠不能滿足家庭的需要。
調查者認為,在完善公共健康和公共衛(wèi)生體系建設,著力提高人們身心健康水平的同時,提高社區(qū)的公共服務能力,培育家庭服務業(yè)也是當務之急。
來源:北京晨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