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人民一個負責任的交代
12月28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公布了經國務院批復的“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新華社記者就事故調查有關問題采訪了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黃毅。
記者:“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發生后,社會高度關注,請介紹一下事故調查是如何開展的?
黃毅:事故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分別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對搞好事故調查工作提出了明確嚴格的要求。
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經國務院批準,2011年7月25日,成立了國務院“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組(以下簡稱事故調查組);8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事故調查組進行充實加強,調整了人員結構,完善了調查制度。事故調查組由安全監管總局、監察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監會、全國總工會、浙江省人民政府有關負責同志和3位曾擔任過國家有關部門(單位)或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且熟悉鐵路工作的老同志組成。同時邀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派員參加,并聘請了12名鐵路運輸、電力、電氣、自動化、通信、信號、安全管理、建筑等專業領域的專家參加事故調查工作。
調查組嚴格按照科學嚴謹、依法依規、實事求是的原則,先后在溫州、上海、北京等地認真開展調查工作,夜以繼日、連續作戰,放棄了所有節假日、雙休日,進行了一個多月的事故現場模擬再現、列控中心主機及相關軟件、無線通信場強、氣象及雷擊情況、軌道電路等多項技術鑒定工作和近三個月的集中調查取證、分析論證工作,共查閱有關法規、標準等資料4100余件,談話詢問近400人次,形成了專家組、技術組、管理組報告及相關測試報告等各種文字材料近800份、350萬字。
調查組通過現場勘察、檢驗測試、技術鑒定、調查取證、綜合分析和專家論證,查明了事故發生的經過、應急處置、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等情況和事故原因,認定了事故性質和責任,提出了對有關責任人員及責任單位的處理建議和事故防范及整改措施建議,形成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