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泊爾下架堅稱符合標準 專家稱錳超標絕非個例
錳超標疑云正在擴散
值得注意的是,蘇泊爾不銹鋼餐具錳含量超標在業內“絕非個例”,愛仕達股價的下挫也在表明錳超標的疑云正在擴散。另外,在2010年11月的一次檢查中,哈爾濱市工商局對全市各大商場、超市、專業批發市場銷售的菜刀、不銹鋼器皿產品抽檢發現,被抽查的17個批次菜刀1個批次不合格,63個批次的不銹鋼器皿46批次不合格,合格率僅為27%,不合格率達七成多。
中國特鋼企業協會不銹鋼分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透露,不銹鋼餐具錳含量超標比較普遍。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也指出,不銹鋼餐具采用大量錳替代鎳,就是為了降低成本,因為錳的價格目前是1萬多元/噸,而鎳的價格高達十多萬元/噸。
董金獅進一步指出,除了用錳替代鎳之外,不銹鋼餐具還越做越薄,“一摔一個坑”,這正是因為標準中并沒有對厚度有具體規定,特別是奶鍋、炒菜鍋等非壓力鍋。
使用建議
使用前用清水煮沸
專家建議,對于不銹鋼、鋁等常用金屬制品,在使用前可以用清水煮沸半小時,接著浸泡數小時,再換用新的水重復煮沸、浸泡,一般這樣重復3次以上才會使重金屬遷移量降低到安全水平。要注意的是,新購的金屬制品不要用醋水浸泡,只能用清水,因為酸性溶液會破壞金屬表面的鈍化層,反而促進重金屬遷移。同樣,使用時也盡量不要使酸性、堿性或較咸的食物長時間留在金屬容器中。
寧波檢驗檢疫局的專家陳少鴻指出,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意見,錳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當錳在生活用水中超過一定含量時,會使飲用水帶有不好的氣味,并使衛生潔具和衣物染色,因此WHO建議錳在飲用水中的限量是0.1mg/L。而據陳少鴻他們的實驗研究,電水壺中使用的某些錳含量較高的不銹鋼,水中的錳遷移量會超過這個限量,但這主要是對飲用水感官性質的影響,還不至于影響健康(WHO對飲用水中錳的健康指導值是0.4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