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造假 翻新2.4萬臺“名牌”電視(組圖)
昨日,大渡口區八橋鎮,犯罪嫌疑人在生產假冒“名牌”電視機的窩點指認現場。 吳珊 攝
翻新后的電視 吳珊 攝
四處回收廢舊電視機,然后組裝翻新成“名牌”,在兩年時間內竟然倒賣了2萬多臺,涉案500多萬元。昨日,(重慶)江北區警方介紹,警方在大渡口區八橋鎮成功搗毀了一個生產假冒“名牌”電視機的窩點,犯罪嫌疑人唐某等4人已被刑拘。
警方搗毀制假窩點
今年1月底,江北警方接到市民舉報,在大渡口區八橋鎮有人在專門生產假冒電視機倒賣。接警后,江北警方聯合市公安局打假總隊立即展開調查。便衣民警經過近一月的蹲點守候發現,在八橋鎮公民村的一租賃房內,不時有小貨車將成批的廢舊電視拉到此處,但貨車從此處拉出的貨物卻是“嶄新”的“名牌”電視機。民警發現,租房的男子名叫唐某,25歲,合川人。唐某在離此處不遠的地方租了兩套房。
2月22日上午,警方兵分三路,對唐某的三處租賃房進行突襲,查獲廢舊電視數百臺,翻新“名牌”電視20多臺。經審訊,唐某對生產假冒“名牌”電視的行為供認不諱。
翻新電視是“名牌”
昨日下午,記者跟隨民警來到位于唐某的一租賃房處,在房外的一處水泥壩上,堆滿了50多臺廢舊老式電視。
民警打開租賃房的卷簾門后,記者看見100多平方米屋子被一堵墻隔成兩間,靠外一間凌亂地堆放著廢舊電視,舊顯像管等零部件和包裝材料散落一地。靠里一間則整齊地堆放著10多臺包裝嶄新的平板電視,包裝箱內電視機遙控器、產品標簽、合格證、說明書一應俱全,電視的牌子有長虹、TCL、松下、康佳等“名牌”。“這些‘名牌’都是通過廢舊電視翻新組裝的。”辦案民警說。
老婆父母幫忙制假
唐某介紹,2010年初,他在公民村租下了這套房,開始回收廢舊電視,并組裝翻新成“名牌”電視倒賣。因成本低,所以售價也低,因此生意越來越好。隨后,他的老婆、父母、姐姐也加入來“幫忙”,形成了一個家庭作坊。為了擴大生產,他還招了三個臨時工,“傳授”工人組裝電視技術。
“父母和姐姐負責拆舊電視,工人負責組裝,我和老婆則負責回收和銷售。”唐某稱,隨著銷量的增加,原來的租賃房已不夠存放,于是去年初他又在附近租了兩套房作為倉庫。
兩年賣了2萬多臺
經調查,唐某的制假作坊兩年來一共賣出了2萬4千多臺翻新電視,涉案500多萬元,產品主要銷往主城城鄉結合部和區縣農村的一些電器零售商。唐某交待,廢舊電視回收價格一般在幾十到200多元間,通過組裝翻新后貼上“名牌”商標,最便宜的只賣100多元,最貴的可賣400多元,平均每臺翻新電視可賺50元左右。
目前,唐某夫婦以及兩名組裝電視的工人已被刑拘,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相關鏈接
辨別假冒電視可上網查詢
市電子電器商品質量監督檢驗站電子室主任熊璞介紹,這種組裝翻新的電器沒有經過3C認證,因此有很大的安全隱患。一般市民辨別電器真偽,可登錄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網站(WWW.CQC.COM.CN)。輸入產品名稱、型號、額定電源種類、生產廠名及地址、制造日期或出廠編號等多項數據進行查詢。(張樟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