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拈不起桌上瓜子,原來是腦膠質瘤作怪
萱萱是獨生女,差4個月就滿13歲。今年讀小學六年級。
她5歲時的愿望,是做公交售票員;12歲時的愿望,是做一名挽救生命的醫生。
疾病來得毫無征兆。去年7月16日,暑假里的萱萱,在家里突然發現自己右手拈不起桌上瓜子。她覺得奇怪,走進臥室試著拿桌子上的一本書,拿得起來。可就在她轉身時,突然昏倒在地板上。
那天以后,一家三口就踏上求醫路:這到底是什么病?能治嗎?怎么治?
杭州、上海、北京的專家意見基本一致:腦膠質瘤,鵪鶉蛋大小。
還沒等父母奔波、打探好應該請哪位專家給女兒手術,女兒病情突然惡化。去年10月8日,萱萱在舟山當地接受了急診腦膠質瘤開顱手術。
“手術挺順利的,拿出了腫瘤。那段時間,孩子恢復得挺好,除了不能快走跑步,其他都恢復了。那時候,她還經常在家里拉小提琴給我們聽。”媽媽說。
家人都沒想到,三個月前,噩夢又一次降臨:萱萱感覺右手沒力氣,舌頭發麻,有時手腳抽搐。到醫院檢查,疾病復發了。而這一次,父母問遍了專家,醫生們都無可奈何。
愛運動、愛音樂,她是一位陽光女孩
昨天,媽媽給記者看了手機上存著的女兒照片。照片上,13歲的少女笑靨如花,青春寫在白皙的臉上,大眼睛,黑亮動人。“去年手術時,頭發都剃光了,剛長出來,還沒來得及留長發,就要走了……”
萱萱是個開朗的孩子,165厘米身高,長得結實,在學校喜歡打排球,是主攻手。在家里,她是一家人的精神核心,拉小提琴,喜歡《新春樂》這樣的歡快曲目。有時,她也揮灑筆墨,寫上一幅毛筆字。
萱萱也是個堅強的女孩。“她最難受時,抽搐、疼痛,直到實在忍不住,才叫媽媽,媽媽……”沃女士哽咽。
記者發現,在沃女士手機中下載了許多音樂,有小提琴,有鋼琴,還有楊冪唱的《愛的供養》。這些都是萱萱喜歡的。
為了鼓勵萱萱與疾病抗爭,媽媽定期買來她最喜歡的《少年博覽》雜志,一遍一遍讀給她聽,用上面的勵志文章,鼓勵病痛中的女兒。
“我一直跟她說,媽媽一直陪著你,你會好的。到后來孩子病重了,我也不愿意放棄,希望女兒的病會有轉機。直到后來她沒有意識了,我也沒機會告訴她,我們幫她做了選擇,但她如果知道的話,一定不會反對的。她是個善良的孩子……”沃女士是位堅強的母親。
沃女士和丈夫,都是當地的公務員。對器官捐獻這件事,他們早就聽說過。沃女士說:“我和她爸爸太想讓她活下去了,現在孩子的一部分,也算留在這個世上了……”
讓我們都記住這個名字吧:夏晨萱。
雖然,她再也不能長大做一名醫生,但她在她13歲時,實現了救死扶傷的愿望。
來源:錢江晚報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