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證
第一關·補票
稱丟失車票再補一張
前天中午,記者與同事從火車票代售點購買兩張粉色的京津城際動車車票。隨后,在北京南站補票窗口,記者向工作人員稱自己的火車票丟失需補辦。工作人員要求記者出示身份證,并在一個專用掛失補登記本上填寫身份證號和車次等信息,不到2分鐘,記者便以相同價格購買到一張標有“掛失補”的同車次、同席位的藍色磁卡車票。
工作人員提醒,上車后應先找列車長登記,下車時若所乘座位無異常,將由他帶領去站內退錢。隨后,記者將印有自己名字的“掛失補”車票交給同事,自己手持原來的車票準備乘車。
第二關·乘車
驗票不嚴一座兩人乘
檢票口檢票時,上車人員較多,檢票人員未核對乘客身份證件,記者的同事很輕松地通過檢票口。記者持印有自己名字的火車票通過時,工作人員也未核對身份證。
乘客上車時沒有人員驗票,在車內自行找座位入座。在半小時左右的乘車過程中,除有售賣小禮品和零食的列車員路過,一直沒有人查票。
其間,記者找到列車長告知退票事宜,列車長將掛失補的車票收回并進行登記,她稱下車后便可辦理退票。列車長表示,在節假日查票會比較嚴格,但平日乘車很少查票。
“每天來回發很多次車基本不查,半小時車程時間短,還沒查完可能就到站了。”一位列車員稱。
第三關·退票
交兩元錢成功逃票
列車到站后,列車長在站臺上與站臺負責人交接。列車長手寫一張退票單據,站臺負責人簽字確認。單據稱,×××持“掛失補”車票乘車,開車后經工作人員核實,該座位使用正常,請予以退票。他將單據和“掛失補”車票交給記者,讓記者自行到退票窗口辦理退票。走出站臺時,工作人員逐一進行查票,但并未核對身份證。記者的同事手持失而復得的“掛失補”車票再次“闖關”成功。
在退票窗口,記者按規定出示身份證,交出“掛失補”車票和退票單據并繳納兩元辦理費后,拿到了票款。
在乘車返京過程中,記者發現,在通過檢票口、乘車和出站過程中也無人查驗身份證件。
□其他
并非所有列車都不核對證件
在探訪中,記者注意到,并非所有列車都不檢查旅客身份證件。前天下午6點多,北京南站發往徐州東和上海虹橋方向列車的檢票口處,工作人員提前20分鐘就開始對排隊的乘客一一核對身份證,持有藍色磁卡票的乘客也要在工作人員查看身份證后才能刷卡進站。
另外,在北京站和北京西站,有些檢票員采用抽檢方式,對部分乘客的身份證進行檢查。一旦發現火車票與身份證信息不一,便會及時攔下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