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一槌
道理簡單,但滬嘉高速取消收費的過程卻幾經波折。實際上,作為高速公路的首個“標桿”,滬嘉公路曾被連年“建言”降低或取消收費。
2004年8月,國務院通過《收費公路管理條例》,規定經營性公路的收費期限,按照收回投資并有合理回報的原則確定,最長不得超過25年。同一年,時任上海市人大代表的沈永泉就提出了“關于取消滬嘉瀏高速公路部分路段通行費”的議案。
隨后,上海市政協委員夏善晨對媒體表示,“中國大陸第一條高速公路的投資早已全部回收,應是不爭的事實。”上海市人大代表柏萬青也提出相似議案。
2009年3月15日,滬嘉高速試行“20座客車以下減半、20座客車以上免費通行”的收費政策。上海市建交委隨后發布公開信息稱,“新收費政策施行后,滬嘉高速全線交通量出現持續增長,主線收費站及匝道擁堵狀況加劇,高速公路平均車速大幅下降,并導致服務水平明顯降低。”
但破冰最有力的一槌終于敲下來了。
2011年6月10日,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監察部、國務院糾風辦五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開展收費公路專項清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通過一年左右時間,全面清理公路超期收費、通行費收費標準偏高等違規及不合理收費,堅決撤銷收費期滿的收費項目,取消間距不符合規定的收費站(點),糾正各種違規收費行為。有消息人士透露,滬嘉高速在點名之列。
“全國免費”還不現實
滬嘉高速的免費像一根火柴,點燃了公眾對高速公路免費的探討熱情。
但各地政府和高速公路運營企業有不同的聲音,在談及上海高速公路免費的案例是否可以全國推廣時,上海市路政局一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上海有上海的特殊性,滬嘉高速的免費不代表具有全國推廣的特征。”
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政策法規處處長楊柏輝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高速公路取消收費是基于收費已到年限的,湖南因為城市發展落后于上海,高速公路還比較‘年輕’,在湖南推行免費模式暫無可能。”
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公關部廖湘文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說,高速公路的運營模式,是將市場規律、法律體系和監督監管綜合起來考慮的。如果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免費,尤其是對企業運營的高速公路來說,不大現實。
有業內人士表示,招商局公路(招商局華建公路投資有限公司)對“高速公路免費”的說法更有參考性——這是目前中國經營性收費公路投資管理公司中投資范圍最廣、參股公司最多,也是唯一一家對經營性收費公路中的中央投資及其收益進行集中管理的中央級國有企業。記者試圖電話采訪招商局公路方,但工作人員拒絕透露任何信息。
據公開資料,截至2011年12月31日,招商局公路投資參股(項目)公司20家,其中公路上市公司13家。截至2011年底,招商局公路總資產約276.97億元。
“對于政府還貸公路而言,還貸結束,終止收費,是可以也必須復制的。現在的困難就在經營性公路。前不久,五部委聯合下發通知,禁止將政府還貸公路違規轉讓或劃轉成經營性公路。這是試圖解決經營性公路的信號。”陳憲對《中國經濟周刊》說。但他也提道:“現在可能還沒有到規模性推廣的時候,需要有配套的措施和方案,讓各種級別的公路有一個合理的分工。”
高速公路免費能否進一步推廣?陳小鴻認為,如果地方政府財力充足,如東南沿海地區的發達城市,在基礎設施已經相當完善的情況下,仍有余力,推行高速公路全免費也不是不可能。“如果中國沒有收費公路,只用政府的錢建設公益公路,那么中國的高速公路交通網絡要落后數十年。”但她也指出:高速公路不應制定過高收費標準,應該從還貸到經營再到調控,這才是收費高速公路值得推廣的運作模式。高速公路只有從“收費—還貸”到“收費—經營”再到“收費—調控”才有可能真正實現良性運營。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