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7·21”之后,北京的雨還一直在下。從30日傍晚到31號,北京又下了一天的雨。北京市氣象局表示,這次降雨算是大雨,截至31日上午10點,最大降雨量集中在城區,為37毫米。北京市氣象局啟動三級應急預案,并再次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信號。雖然這次降雨但危害不是特別大,但是對于房山等受災地區而言,會給救援帶來不利影響。
7月30號8點到昨天(7月31日)下午5點,房山全區平均降雨量為42.4毫米,其中史家營鄉降雨量最大,達到63毫米。為避免連續降雨再次引發的山洪、泥石流等災害。截止目前,全區共有二十個鄉鎮、街道辦事處,一百六十七個村、九個社區,五千多戶,一萬六千多人避險轉移,沒有出現新的險情及人員傷亡。
房山區水務局防汛辦公室主任王平:30號8點到現在,如果降雨量超過20毫米,就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一個臨界值。今天(7月31日)早上六點半,全區平均降雨量達到了22.6毫米,山區平均降雨達到了23.2毫米,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房山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立即下發了一個緊急通知,要求各個單位,尤其是山區的鄉鎮,對應當轉移避險的群眾再進行一個再審查和再確認,務必不能留下死角。對還沒有轉移的,或者是原來轉移了,前幾天天氣好了一點,老百姓認為自己沒事了,又回家了。對這種情況,一定要要求鄉鎮政府采取必要的手段對群眾進行立即的轉移,要確保每一個群眾的人身安全。
王平介紹,大雨過后,土壤含水量已經達到飽和狀態,山區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增大,對此,房山區已經采取多項必要措施。
王平:加強應急值守力量,要求平原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對境內積水坑塘、洼地、排水溝渠等蓄排水設施立即進行再排查,對仍存有積水的地段進行疏挖或者是人工導流,要求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對他們自己鄉鎮街道的預案進行再完善、再細化、再提高;要求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在接到降雨天氣預報后要立即責派專人對境內各主要橋梁、涵洞、洪水分流節點輪流值守;要求立即對境內危舊房屋行再排查,對存有安全隱患的房屋立即進行搶修;進一步加強山洪災害易發區防范工作。
6房山區水務局長陽供排水所所長張東輝告訴記者,救災現場,人們肩并肩、心連心,受災群眾為搶險人員端來的那一碗碗綠豆湯最讓他們感動。
張東輝:從21號到現在,我們都鋪在一線,感人的事是每天都有的,比如咱們搶險人員到人家社區的時候,咱們的百姓自己都停水停電,他們找來火種,給我們熬綠豆湯,等于咱們救災的跟災民在共建家園的狀態,這讓我感觸非常深。在大災大難面前,咱們人民群眾的心都是系在一起的,這是讓我非常感動的。其他的,比如說人員負傷還堅持在一線,這樣的例子也是相當多,舉不勝舉了。
中國氣象局昨天召開發布會介紹,從6月入汛以來,全國尤其是北方地區比常年同期雨水明顯偏多。全國平均降水量232.4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1.2%,是1999年以來降水最多的一年。其中,華北、西北地區分別比常年同期偏多42%、30%。北京平均降水量為386毫米,比常年同期的225毫米偏多63%,為近14年來雨水最多的一年。(中廣網北京8月1日消息/記者白宇實習記者陳甸宇)
來源:中國廣播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