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中國社科院拉美所所長鄭秉文2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此次審計署發布的全國社會保障資金審計結果對于我國社會保險體制的改革和頂層設計等方面的意義極大。在此背景下,養老金投資運營細則的出臺漸行漸近。未來我國養老金投資運營的組合將趨于多元化、國際化,債券市場、實業投資、綠色投資、低碳投資等都是值得期待的領域。
“摸清家底”促進改革
中國證券報:應如何評價此次的審計結果?它對于未來加快推動養老金投資運營將起到什么作用?
鄭秉文:此次審計結果對我國社會保障資金做了一個深入的摸底,為下一步改革社會保險基金體制、養老金投資運營體制營造了良好的改革氛圍。此舉讓全社會公眾看到,到2011年底,18項社會保障資金累計結余3萬億元。我們的社保基金增長如此之快,想要實現保值增值,就必須改革。
目前來看,我們的改革方向已定,剩下的就是頂層設計、方案設計,養老金投資運營細則的出臺應該離我們不遠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審計結果具有客觀性、緊迫性、全面性等特點,同時彰顯中央高層對于社?;鹜顿Y運營改革的信心和決心。
據我所知,今年3月至5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審計署組織實施了全國社會保障資金審計,審計覆蓋范圍之廣、涉及社會保障資金種類之多,動用了審計工作人員將近8萬人,是社會保障審計歷史上的首次。此前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這么大規模的針對社保基金的審計,即使是歐美等發達國家。
多元化投資組合可期
中國證券報:此前相關部門透露“養老金投資運營會有多個方案組合”,可能有哪些方案組合?
鄭秉文:此次審計結果顯示,我國的養老金規模越大,投資機制改革的壓力也越大。未來養老金投資運營體制的改革必須多元化、市場化、國際化。按照國際成功經驗,養老金投資的資產配置應是國外和國內相結合,包括權益類資產、固定收益類、股權投資、實體經濟中的產業投資等。
我認為,未來養老金投資運營的組合方案一定會符合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尋找安全性和收益性的臨界點,一定會是較為中性的投資組合。養老金投資運營不會非常極端地追求高收益,而是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養老保險作為一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不需要支付的巨大資金,按照國際慣例,至少應該有70%以上投資債券市場。另外,還需要考慮多個險種資金的投資組合,因為除了養老保險,其他險種的投資對于風險、容忍度等都需要重新考量。
第二,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國際上的養老金投資運營出現了一些新的形勢,就是實業投資和債券投資并重。另外,綠色投資、低碳投資、能源清潔等也應是重要的投資領域。根據國際經驗,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這些領域成為養老金投資趨之若鶩的領域,而且最近幾年的投資收益很不錯。
第三,國內資本市場的證券投資和國外投資并重。
中國證券報:根據此次的審計結果,在社會保險基金的結余中,東部沿海地區的占比近60%,其保值增值的壓力也相應更大。沿海省份是否會成為養老金投資運營的“排頭兵”?
鄭秉文:由于沿海地區社會保險基金的沉淀和余額占了全國的大頭,所以它們在養老金投資體制改革中勢必首當其沖。同時,面對高通脹率,這些省份的基金縮水也是首當其沖。這次的審計結果顯示,多方壓力同時壓向沿海地區,未來這些省份的突破值得期待。
我認為,個別地區會有所突破。此前廣東省委托全國社?;鹄硎聲M行投資運營是一個突破和嘗試,未來不排除其他省份效仿。養老基金和社會保險基金投資體制的改革本應由國家來統一推動和設計,但這勢必會有一些遲滯,要協調各方面的看法,要達成共識,協調中央和地方以及各部委間的關系,這些都需要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個別地區勢必先有一些突破。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