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網名為“LUNA的無敵小宇宙”的空姐在微博上發帖,講述了自己被乘客潑水的遭遇。微博下方附有一張圖片,圖片中,一名身著空乘制服的女子,其腰部以下的裙擺上布滿水跡。該微博發布后,截至目前,已被網友轉發5萬多次,評論3萬多條,不少網友為其抱不平。該空姐所在航空公司還未回應此事。
近年來,乘客與機場、航空公司間因為航班延誤而發生的沖突愈演愈烈,攔飛機、占領登機口、辱罵機場工作人員的事情屢見不鮮。據報道,2010年,一名喝醉的男子毆打空姐;2011年,在西安飛往北京的航班上,乘務長發現一名乘客正在使用手機,立即上前制止,該乘客將乘務長抓傷;2012年,2194次鄭州至合肥的列車因晚點,部分乘客不滿與列車工作人員發生摩擦,列車長被打傷。
許多網友表示,當不幸遭遇航班延誤,內心自然不好受,但這絕不能成為做出傷害別人之舉的理由。網友“清晰的路”表示:“這件事充分暴露出一些乘客的素質不高,整天喊著維權,卻不知道權利也是有邊界的。”
網友“ 雀之戀與雀之翎”說:“無論是航空乘務員還是列車乘務員,他們也都是普通公民,有自己的權益,更有作為人的尊嚴。雖然說‘顧客就是上帝’,但前提必須是互相尊重、以禮相待。再者說來,飛機、火車晚點,責任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不管哪方面,都不是一個普通服務員所能承擔的,而且把火氣撒到普通服務員身上,對解決問題絲毫幫助也沒有。
也有一些網友表示,空姐是在替航空公司在“買單”。一方面,不理智的維權固然要批評,但另一方面,這也是航空業行業規范和服務精神雙重缺失的體現。面對不可抗拒力量的飛機延誤,航空公司應該做出妥善的處理。網友“素面朝天”說:“機場和乘務人員沒有及時通報情況,做好相應的安撫工作,不能不說是航空公司的過失;乘客的過激行為不妥當,但如果航空公司或是機組人員的溝通再充分一點,服務再到位一點,很多事情就可以避免。”
網友“情非得已99”說:“與財力雄厚的航空公司相比,乘客屬于弱勢群體,所以才有了春秋航空的‘暫無能力服務旅客名單’和中國聯合航空的‘甩91名乘客飛走’這類事件的發生。在這其中,是乘客對航空服務的不滿,空姐不過成了航空公司的‘替罪羊’,這是航空業服務精神缺失的表現。”
網友“哪里都一樣”則把目光投向了制度保障方面,他表示:“乘客采取圍堵跑道、阻止他人登機、向空姐身上潑開水等過激行為當然不值得提倡,但另一方面也體現著乘客正當維權途徑的缺乏,這就需要制度方面的保障,如今,航班延誤已成為一種‘習慣動作’,乘客的維權難度也可想而知。”
對此,武漢大學社會學博士、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師魯良認為,目前因為航班延誤引發的乘客過激行為值得航空部門反思。航空公司需要盡快建立一個符合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的標準統一、程序規范、溝通迅速、賠付合理、化解有效的航班延誤處理機制,還要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來承擔這項航班延誤的溝通與處理工作。
魯良說,因航班延誤的乘客為表達不滿情緒而對空姐潑水的行為,屬于乘客“過度維權”,是被服務者沒有向服務者以恰當的切合實際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當前,航班延誤的事情屢屢發生,被延誤的乘客出現不滿情緒是正常的,相互理解是最好的化解辦法,但要實現服務者和被服務者相互理解則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延誤現象出現后雙方要在第一時間建立起真誠、暢通、有效的溝通機制。一方面,乘客要理性、合理的表達利益訴求;另一方面,民航部門和航空公司要及時解釋航班延誤的原因,細致做好延誤航班的乘客接待工作和航班延誤的善后工作。”